发现王陵
>> 福泉山遗址,在上海青浦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4次发掘,成为上海地区最高等级的良渚文化聚落,也是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墓地之一。尤其是1982—1984年,福泉山又发现了一批良渚文化时期随葬大量玉器的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后来才见于反山、瑶山玉器上的鸟形象雕琢。 >> 反山发掘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玉器上的图案,是一种类似于饕餮的兽面纹。在反山12号墓,人们首次在琮王上发现了完整的神人兽面像——“神徽”。 >> 良渚古城像一个圆角长方形,我们看两个对角——凤山(在西南角)、雉山(在东北角),正好呈对角。人们利用两座自然山体作为古城的天然“角楼”,修筑四面城墙,围成一个严密的城。良渚古城的发现和确认,最关键的证据,是良渚城墙的发现。 >> 石头是在3米多厚的黄土堆积下发现的,而且中间没有间隔,说明是一次性堆上来的,说明这些石头应该是3米多厚的土的一个基础,很有可能是大堤或者城墙。 >> 一座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的四面围合的良渚古城, >> 如果沿着城墙走一圈,6公里,大约需要两小时。 引自 发现王陵
5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