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1 1972年的“粮食大劫案”对美苏经济的深远影响
即使在此之前,苏联对从西方购买粮食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抑制。由于1963年美国实施的航运限制,苏联2/3的粮食采购是在加拿大进行的,其余大部分是在澳大利亚、法国和阿根廷进行的。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进口的小麦和小麦粉中只有5%来自美国。1971年后,当苏联确实开始从美国进口更大份额的粮食时,美国决定取消其航运限制,而且1971年的美元贬值降低了苏联的进口成本。 1972年的“粮食大劫案”,苏联确实设法获得了一些显著的短期价格优势。苏联在一段时间内设法在市场上隐藏了其前所未有的购买总量,因此能够以每吨60美元的价格购买美国小麦。此外,即使在美国国内小麦价格在当年夏季晚些时候开始攀升之后,苏联支付的价格仍保持在固定的低水平,原因是美国农业部不小心继续实施了一项不再需要的出口补贴政策。从任何相对标准来看,苏联在1972年进口美国小麦都是划算的。 然而,从任何绝对标准来看,这笔购买对苏联的对外经济政策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在1972年,也就是大部分购买被记录为进口的那一年,粮食占苏联硬通货进口总值的大约1/5,其价值相当于苏联硬通货出口总额的30%。为了凑够从西方购买粮食所需的硬通货,1972年苏联不得不将其黄金销售额增加了3倍以上。1972年苏联大规模购买粮食,尽管这在美国被称为“粮食抢劫”,但对苏联主管对外经济政策的官员来说,这是一次非常不同的经历,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在粮食贸易中赚取而不是损失外汇硬通货。 从西方购买粮食的弊端在1972年后变得更加复杂,首先是因为从此购买粮食的成本更高,其次是因为苏联与美国之间重大外交紧张的重新出现。至少到1975年,这两个因素都变得非常重要。 引自 第五节粮食进口:饮食结构转变后的强需求62
241人阅读
韧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9 消费现代方便食品是美国人表达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在这次博览会(1959年在莫斯科科尔尼基公园开幕的美国国家博览会)上,对赫鲁晓夫和苏联人造...
-
53-55 查干水库及其辐射
对于发展农业,勃列日涅夫不可谓不“弹精竭虑”,但他除了增加投人没有太多好的办法。为了灌...
-
70-71 1972年的“粮食大劫案”对美苏经济的深远影响
-
78-79 战后食品繁荣的三个标准
政客们从三个标准来看待战后食品繁荣的目标:稳定的农产品价 格、低廉的食品价格,以及在...
-
84-85 必须使外国人也以美国人的方式来吃饭
美国战后的“奇迹大豆”也是美国人喜欢吃肉和禽类的原因。 1920年前,美国实际上不种大豆。农...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