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宗教。中国民间原始宗教信仰鬼神,儒家信奉祖先,道家崇信神仙,自佛教传入以后,又多了一层信仰,即信佛、菩萨。中国民众的多神信仰,吸收能力极强,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 其中,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万物有灵」的泛神观念对于延庆人的信仰影响极大。古人由于不了解大自然的生命规律,因而对它充满着恐惧和神秘主义感受。人们相信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山川大地、春华秋实、阴晴圆缺都是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操纵着,由于恐惧便希望能够控制它,而控制的办法则是崇敬与膜拜。 自然崇拜的各种形式作为一种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有的被保存了下来。自古以来,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人类对天地、日月、山川、植物、动物甚至山石这样无生命的物质产生崇拜的心理基础。灵物信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一般指民众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崇拜,也可称为自然神崇拜。整体而言,由原始崇拜而来的灵物信仰,由于人口迁移、教育发展等原因,开始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就特点论之,民间信仰的许多神祇,其原型多与人民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那些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传统神话,山川风雨,植物动物多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与人的最基本需求息息相连,一种是有关生老病死,有关健康方面的福佑,如烧香叩头为生子,为平安,为治病,为免灾。另一种是有关经济方面的,人们首先需要生存,因而求神拜佛所求之事,或风调雨顺,或弥蝗驱虎,或六畜兴旺,或五谷丰登。这充分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特征。 在延庆东部山区农村,存在着五仙崇拜,是哪五仙呢?曰白仙、长仙、狐仙、黄仙、鼠仙,分别是兔子、长虫、狐狸、黄鼠狼、老鼠。延庆川区对五仙崇拜得比较少,说明过去东部山区与川区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性。 在我们所见过的动物当中,没有什么动物比狐狸与蛇更有神秘色彩了。狐狸与蛇的形体,活动特点及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对于它们总是充满着恐惧、神秘莫测的感觉。 过去,狐狸在山区农村大多住在「枯藤老树昏鸦」的墓坑当中,往往在夜色的掩盖下和鬼火的闪烁中,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它在奔跑和活动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伤人。因而人们就把它与无形无声的魂、精灵等连在一起,对狐狸多有传说。在民间传说中,特别是认为千年得道的老狐狸能赋予人福祸。所以,人们常把狐狸称作狐仙、胡仙、胡大仙,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从不伤害它,见到狐狸认为是某种征兆,或喜或灾。如果狐狸跑到家中,全家人奉若神明,让其自由活动,有些人还立即双手合十做敬奉状。 人们认为,得道狐仙通灵知世,能为人消灾治病,信奉者极多,过去在很多村庄中都有专为狐狸所立的庙。一般称作狐仙庙、大仙堂,与山神、土地神同时祭祀,也有把狐仙神位附在寺庙众神位当中,一般不塑其像,立一木制牌位,上书胡仙,胡大爷之类。 有的村庄各家户都信奉狐仙,以求保佑,特别是家中有人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哭笑无常,是所谓邪病者,更需供奉狐仙以求保佑。据说狐仙生命力极强,所以有许多家庭为子女一人供奉一个狐仙,俗称之为本命狐仙,在小孩初生时就供上,生男则供女狐仙,生女供男狐仙,男女婚嫁之后,把所供狐仙改为男女双座。人死后,一般把狐仙神位焚烧掉或装在棺材内一起下葬。狐仙主命,主消灾治病,如有人求之而灵验,则一定要到庙中挂红悬额,还愿于狐仙。也有些地方供奉黄鼠狼,恭称之为黄仙,黄大仙。 引自 附录三 延庆东部山区的自然崇拜 与狐狸一样,蛇也是颇具神秘意义的。蛇,来去无踪,水陆两栖,具有很大的毒性。它这些特征不能不使人感到它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而且,蛇不仅是十二属相之一,从形体上看,蛇与龙极为相似。这种相通性使它更具威力。因此,人们都认为蛇具有灵性,是某种精灵。它的意志就是仙家、神鬼的意志,民间尊之为「山神」,或称神蛇、小龙、神虫,而不得直呼其名。假如冒犯了它,会影响家庭的兴衰吉凶。认为蛇是仙,相信会福佑人间,见了它会大吉大利、至福至利,见了它一般要恭敬相送,或用泥土盖住,或放到庙堂之中。黄色的蛇被认为是最吉利的,身上有红点的蛇则为凶神蛇。但不管什么样的蛇都禁忌打杀。蛇一直被认为是财神,碰到蛇就意味着要发财。而很多地方还认为蛇就是太岁,因此,蛇和狐狸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保护神。 在延庆东部山区有很多反映自然崇拜的奇观,规模较大的主要有齐仙庙、朝阳寺、花盆关帝庙等几处,现简单介绍如下。 齐仙庙 在延庆东部山区珍珠泉乡的小川村东北部,菜食河北岸,南天门村东。东隔南天门,与怀柔交界,北为连绵群山。传说明代有一齐姓神医为民治病而在此得道成仙,山顶建有齐仙庙和狐仙庙,因此叫齐仙岭。附近村民多来朝拜,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的庙会,齐仙岭更是热闹非凡。齐仙庙是延庆东部山区香火最旺的一座寺观。 齐仙庙和狐仙庙始建于元朝中期,距今已有600多年,齐仙庙又称七仙庙,前有一戏台,后来庙和戏台均毁于1960年,庙宇重建于1995年。从山下到齐仙庙共365个台阶,称「光阴阶」,代表着一年,从齐仙庙向上走「328」级台阶便到达狐仙庙,是此岭最高峰,海拔801米。 因山体似卧放的烟筒,为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梁,又称烟筒沟梁。山势平缓,北高南低,北部为陡立的断崖。有平均树龄500年的天然侧柏林,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古树名木就有18棵,最长的一棵古柏有700年以上树龄。 齐仙岭上古柏苍翠,仿佛人间仙境。虽是群山之中的小山,但视野非常开阔,四围群山一览无余,登临有心旷神怡之感。这也许就是人们相中此地风水的原因。来到此如同置身脱俗仙境,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庙中的壁画已经重新彩绘,焕然一新了。齐仙庙中间供养的是齐仙爷,左边供养的是白仙爷,右边供养的是长仙爷,山顶的狐仙庙供养着狐仙爷。 朝阳寺 位于千家店镇千家店村西北山上的三龙山上。始建于明朝,清朝康熙年间重建,1947年毁于战火,1993年重修,2006年修复。朝阳寺是千家店地区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香火最旺盛的寺观。朝阳寺坐北朝南,占地30亩,是佛道合一的庙宇。 娘娘殿东侧,西开一门,单一院落,正殿三间,内供五仙,正中大白仙,传说为如来佛祖点化成仙的一只白毛老鼠。左狐仙、长仙(蛇),右白仙(兔)、黄仙(黄鼠狼),东西两壁绘大白仙统领众仙为民消灾解难的出入故事,五仙像前,神台左下有一洞,传说大白仙成仙前,在佛祖如来座下住着,此洞与佛殿仙台左下洞相通。这里香火最旺,是当地群众最信奉的神灵。 综观朝阳寺,佛道杂处,具有多神崇拜的特征,而以白仙为主。自然神在寺观中成了主神。传说最初建庙的时候,庙址并不是在现有的地方,而是在现址西侧一个叫牛道梁的山上。村民把木材运到牛道梁以后,人们所崇拜的神灵大白仙给人们托梦说,牛道梁山头没有风水所以不喜欢。后来村民又在三龙山上选址,当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时,一天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整整刮了一夜。翌日清晨,晴空万里,人们再到三龙山上时,发现原备在牛道梁的木料整齐地码放在三龙山现庙址周围。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大白仙太神了,遂兴建一座庙宇,取名太神庙,清朝康熙年间重建后改称朝阳寺。 引自 附录三 延庆东部山区的自然崇拜 花盆关帝庙 花盆关帝庙供奉神灵与千家店朝阳寺有类似之处。头道门神:马童;二道门神:夜虎(蝙蝠)、青苗;三道门神:黄忠、赵云。正殿供奉关羽,旁边有老少二将和关平周仓,左侧供奉青苗、药王、虫王三神画像,从左到分别为青苗、药王、虫王。右侧供奉龙王和三官。龙王爷供奉的是黑龙爷,有塑像。三官大帝为画像,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背面供奉观音画像。两侧图像为三国故事和龙王行雨图,龙王行雨在三国故事的下方。前殿左侧报庙神龛供奉孤魂爷。娘娘殿供奉:正神送子娘娘紫霞元君,旁边:黑儿楼爷、曹母奶奶。外侧供奉眼公娘娘。后殿东西两侧绘有十殿阎罗壁画。有边有一小庙,供奉五仙:从左到右是:鼠仙(鼠)、黄仙(黄鼠狼)、狐仙(狐)、长仙(长虫)、白仙(白兔)。 引自 附录三 延庆东部山区的自然崇拜
1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