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对于群体认同来说,还有比文化符号认同资源更深一层的公共生活因素,那就是公共生活本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信任、宽容、同情、荣誉等)。公共生活是否具有亲和力,体现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公共行为和言论之中,也体现在他们相互对待和相处的方式之中。现代世界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世界。’现代人需要有群体感,但那既不是回到传统群体,也不是寻求乌托邦群体,而是在现代共同生活中创建一种新的公共群体感。群体认同是一种有条件的公共行为,这个条件就是公共生活必须能为认同提供它所需要的实际资源,也就是那些具有日常生活意义的、可以认同并值得认同的东西。除非群体认同体现为公众行为,它并没有实质的公共生活意义。就公众行为而言,认同是一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公共生活方式,不只是一种“心理”感觉。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互相说谎欺骗,互相提防戒备,彼此无信用,不信任,对公共事务冷淡麻木,对他人遭遇漠不关心,幸灾乐祸,待人处事以邻为壑,急功近利,这样的群体中不具备有实质意义的群体认同。 引自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23人阅读
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增订版序言 好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001
伦理哲学家阿维夏伊·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把尊严看成是一种对人的“道义上的尊重”...
-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全球化把原本局限于一个群体内的公共生活舞台放大了。群体本身往往成为这个舞台上的行为主体...
-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除了认同资源和群体凝聚力,认同的第三层公共生活意义就是“公开性”,公开性才是真正的公共...
-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公共生活与民主公共性关系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谁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共生活的主体不是以自...
> 查看全部7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