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在中国长期的帝制历史上,没有哪个根本性问题比之什么是统治乡村地区的适当方式引起过更为激烈的争辩了。国家利益和地方社区利益应当如何保持平衡?各种自然产生的社区性组织(如宗族、地方宗教、村中长者等等),是否是维持社会秩序并促进国家昌盛的最好手段?有没有必要动用受到政府监督的保甲体系,或应当借助于某种更为分散的体系?如何才能使地方精英的权力“社会化”,从而使之与国家的目标并行不悖?到了19世纪,由于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压力,经济的动荡不安,以及平民百姓中暗暗积累的骚动情绪,使得所有这些问题都具有了紧迫性。 引自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49人阅读
子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冯桂芬不承认上述建议的提出受到了任何外来思想的影响。事实上,他还引经据典,以表明自己的...
-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冯桂芬的批判者们所担心的,并不是传统的官员任命权力在抽象意义上的缩小,而是出现一个为派...
-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
-
第三章 从耒阳暴乱到农业集体化
在农业集体化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国家所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这是由农业收入和工业...
-
第三章 从耒阳暴乱到农业集体化
到1955年秋,毛泽东已经使得全党相信(或者迫使全党相信),只有农业集体化的加速实行才能够...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