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疆计划书
1. 作者承认湘军集团的教化政策非常失败。
2. 即便是作者这样希望开化缠回的人,也认为新疆需要特殊的教材,要考虑到这一族群的宗教文化。
新疆人类庞杂,甲于行省,汉、满、蒙、回、缠、哈、布、塔,八族错居,各为礼俗,自成风气。汉满蒙外,皆奉回教,语言文字,咸与汉殊。自清同光之交,收复全疆,改设行省,刘襄勤抚新,始于各县建立义学,教授汉文,粗立教育基础。嗣以官吏习为敷衍,办法不良,多有名而无实。而州县牧令,复以语言不通,治事棘手,于例设六房之外,增置通事毛拉两房(回俗教律,习汉语者,禁读回书,故遇回文禀词,须由毛拉诵读,通事静听,据以翻告问官,盖重译也)。通事人材,概自义学挑取,薪资极薄,名为当差,遂滋彼族疑虑,相戒裹足不前。州县迫于功令,从事强迫,富户乃各出赀,雇一贫民子弟,就学义学,故办学二十余年,鲜有成绩。洎夫兴办学校,科目繁多,骤施彼族,扞格实甚。且各县学校,类就义校改换名称,以为掩饰上官之计,教育实际,毫无进化可言。民国代兴,虽经略加整顿,亦五十步与百步间耳。现有初级师范一,学生四十余人;县立高等小学六,学生共约百六七十人;国民学校五十六(内私立三),学生共约一千五六百人;汉语学校三十一,学生共约八九百人;女子国民学校一,学生二十余人。以视东南各省,不敌一大县。全年教育经费,几经筹措,始获官票银九万余元,折合内地现洋,不过五万余元,与吾湘一省立中等学校相埒,有时或不及焉,此乌足以言教育振兴与推广耶?又缠、回迷信宗教最深,谓读书为替汉人当差事,故学生时有逃亡,动须官厅票缉。强迫过甚,则相率投入俄籍,以求庇护。清末提学使杜彤,积极办学时,其左验也。况夫语文殊汉,必以汉语学校,为施教之阶梯,若吾人之留学外国者然。夫新省振兴教育之难若此,而教育经费之少若彼,是实骇人听闻。今宜权由国库岁拨数十万元,以充新省教育经费,普设汉语学校,多方奖诱缠生(于阿訇乡约子弟,尤宜多令入学),利用宗教信仰,特订教科专书(最好采取土耳其教科精神,比附汉儒学说,谓汉、回初皆一源,消灭其歧视思想),使之耳濡目染,日趋同化,或可望其永作藩篱。不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种种不同,俨然异国,又有某国从中扇诱,若辈颛愚无比,惟强是从,恐终非我所能有也。 引自 开发新疆计划书
203人阅读
一块红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疏勒 莎车 和田 于阗
这件事的背景显然与缠回反感湘军集团儒学同化政策的记忆有关。湘军集团的政策反而加强了以宗...
-
五路要冲之奇台
奇台在清时,驻满营旗兵千数百人,分六旗,居满城,统于城守尉。上年五月,解兵籍为编氓归县...
-
开发新疆计划书
-
开发新疆计划书
官书地亩之非确数,民间兼并之为故常,殆新省各界所公认也。今而逐一清丈,固竣事需时,用费...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