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始于一个基本概念:金融资本的总供给量必须等于金融资本的总需求量。 金融资本供给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资金的储蓄加上国外资金的流入。金融资本需求也有两个主要来源:国内实物资本的投资需求和政府借款。 引自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告诉我们,美国宏观经济有两大资金来源,且必须等于另外两大资金需求。根据这个观点,贸易逆差是一个额外的资金来源,这笔钱流入美国后,由企业或美国政府借走。 根据定义,金融资本供给量必须等于需求量,所以,这个方程式的一个要素变动,必定会导致其他要素连动。例如,如果美国政府借来更多的钱,资金需求量就会增加。这些额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显示,给政府的额外资金可能有三个来源:可能是美国政府借更多的钱,而国内企业可得到民间投资的资金变少;也可能是美国政府多借钱,而人民增加了储蓄;或是美国政府增加举债,而有更多的资金从其他国家流入。 引自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向国外借钱不一定是坏事
向国外借钱不一定是坏事。例如,19世纪的美国连年贸易逆差,当时刺激美国经济的铁路和工业,确实是由国际金融资本协助发展的。同样,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外资的流入刺激韩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了巨额贸易逆差。只要未来有足够的经济增长来偿还贷款,向国外借钱确有其经济意义,但若无足够的增长,向国外借钱的结果可能更糟。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阿根廷与俄罗斯等国有很大的贸易逆差,主因也是国际资金流入,但最后无法偿还。 引自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关于贸易逆差思考
用宏观经济来思考贸易逆差时,会出现一些有趣甚至出人意料的情况。例如,贸易逆差变得很大,意味着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的某个因素也在改变。可能是美国出现巨额预算赤字,使得贸易逆差流入的金钱被政府借款所吸收;也可能是美国的国内投资激增,并吸引了外国投资;或是私人储蓄率急剧下降,而外国储蓄大量涌入填补了缺口。上述情况都可能发生,至少要有一项发生,才能使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成立。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预算赤字很小,多年都是结算盈余。那时,私人投资蓬勃发展(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且民间储蓄率低,美国经济实际上是以大量流入的外资与贸易逆差资助这波投资热潮。该模式指出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与协助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一些共通性,减少贸易逆差(维持活跃的国内投资)需要较高的国内储蓄,提高经济增长率也需要通过较高的储蓄率让国内投资保持活跃。企图提高经济增长与维持合理贸易逆差的政策是相似的:都应该鼓励国内储蓄。 引自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高收入国家通常有贸易顺差,因而会对低收入国家有净投资。但最近数十年来,世界各国对美国社会有净投资。这种情况没有前例可循,而且似乎不可能长期延续。在某个时间点,美国必将偿还这笔钱。世界各国的问题是,它们想要持有多少美国资产?到了一定的时间点,这些国家将不愿意在投资组合中持续增加美国资产,有些事情将会调整。若流入美国的外资变少,则必须降低预算赤字(亦即要加税或降低政府支出),或者要提高国内储蓄率(亦即要节制消费),或者企业要自备扩张资金。这些选择都不吸引人,但如果美国保持目前的高额贸易逆差,这三个选项的其中之一(也许三者)势必将发生。 引自 23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44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经济衰退,薪资很少会大幅下降
失业 经济学家认为,某人愿意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经验水平的薪资行情来工作,但无法找到工作,才...
-
贸易顺差的真正意思是借钱给国外
经常账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是单一统计值,可描绘一个国家贸易余额...
-
国民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新古典派经济学家 ——总供给驱动总需求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萨伊定律(Say's Law)是以19世纪...
-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之争
凯恩斯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之争:短期与长期 我们所强调的短期与长期差异,反映了宏观经济学家...
> 查看全部2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