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与他者
某物在康德那里是哲学思考所能开始的最抽象的东西,但在黑格尔这里是定在之后的阶段。定在不止于定在,定在是定在者,即某物。
某物是自身关联着的存在。
定在或质,要是有规定的,也就等于要借由既是实在的又是否定的而同自身相关联。自身关联的存在,就是扬弃了其内在差异的存在。
某物就是单纯的自身关联着的存在,而不是自身关联中的东西(也就是质或规定性)。
”是有规定的“和“是某物”的最低程度的逻辑差异,就在于某物是自身关联着的规定性而非仅仅稳定的并区分开来的规定性。
规定性本身在于是稳定的或实在的,在于是区分开来的或否定的。它在于是其所是,也在于不是其所不是。某物保持这这些特性但没有被还原为他们,它是实在的存在,但却是那自身关联着的实在的存在。它也是否定,但又是那自身关联着的否定——因而它就不是单纯的否定。
某物是否定,但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而且是第一个否定之否定。为何呢?我们之前不是已经看到实在也是否定之否定了吗?(实在不是否定(因而实在也是否定),所以是实在。)但实在只不过是再一次否定,作为否定的重复而是否定之否定。由于这一缘故,实在和否定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就是否定同自身的关联。那个关联着它自身的东西是简单的否定。也就是说,实在是否定之否定,否定就借着与实在的差异,得以否定自身,从而就成为关联着自身的东西。
然而,恰恰由于关联着自身,否定就采取了一个它并不作为简单的否定而持有的新的质。因为否定现在变成了作为自身关联着的东西而不是作为“有别于……”的东西的否定。正是否定的这个向一种新形式的突变,将否定转变成了第二种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因为否定现在不是仅仅简单的否定—— 或者简单否定的单纯重复——而是自身关联着的规定性,或者某物。
只有在某物中我们才遇到真正的否定之否定,因为只有在某物中否定实际上才确实失去它的明确地否定的特征。
那么,他物是如何产生的?
自身关联着的否定构成了某物。这一某物,同时是肯定的和否定的,就像定在同时是实在和否定的质一样。于是就有两种某物,就像有两种质一样。一种是自身关联着的否定(某物作为存在的一种方式),是肯定的方面,一种是自身关联着的否定(某物作为非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否定的方面。于是,自身关联着的否定,作为”明确地是否定“的方式,在其构成某物时,也构成了那不是某物的东西,就像对定在由于其非存在而构成了那不是定在的东西(即否定),但这一非某物却不是对某物的简单的、直接的否定,因为它本质上是那种关联于自身的否定,这种不是某物却关联于自身的某物,我们称之为某物的他物。在之前我们已经遇到”不同于“彼此的范畴了,但只有在这里我们才遇见他者本身。所以,这一自身关联着的否定,不只是我们第一个遭遇的某物的构成部分,而是那另一个某物的构成部分。
如实在一样,某物也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但某物主要关联与自身,并包含着一个关联于自身的否定。
所以,因为是对一个关联与自身的东西的否定,这另一个东西就落在了某物的逻辑”空间“之外外。这就是不同于某物,而非仅仅有差异的意思。但是在某物之外,并不是说就脱离于某物,而是,事实上,某物总要被他者萦绕——”某物自己的逻辑结构要求它必须也采取那不同于它自身的东西的形式,从而为这个东西所伴随。
某物也就是他者,因为它是他者的他者。正如实在是否定之否定。但这里,某物和他者都作为自身关联着的规定性而存在,独立存在。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就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某物自在地就是他者,而不只是比较中的他者,或他者的他者,而是在自己内就是其他,相比于自己就是其他。“他物本身就是在它本身中的他物,因而是它自身的他物,是他物的他物,也是他物的他物的他物。。。—— 因此是完全不等同的东西,是自我否定着的东西,是改变着的东西。” 于是,根据黑格尔的观点,某物必然改变。它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它处在时间中,也不是因为它被其他的事物所改变,而是因为从逻辑上来看,它就是在自身中的他者,并且必定作为他物而无止尽地不同于自身。
他者是某物的否定,但不是一个新的否定之否定。即使某物是自身关联着的否定,他者只是这一自身关联的否定方面,而不是对这一否定的否定。
改变才是第二个否定之否定。因为他者反对自身并持续地变为另一个他者,他者不仅不是某物,也不是他所是的他者,甚至都不是他所是的自身关联着的否定。这是自我否定着的他物,或自我否定着的否定。
第一个否定之否定,它否定掉否定,仅仅是因为它已经是自身关联着的否定,而不是说它通过否定掉否定成为自身关联着的否定。第二个否定之否定,改变,则是否定借以关联于自身的那样一种真正的否定之否定。首先是因为,在改变中,他者(否定现在的形式)是不同于自身的;其次,在变为不同于自身的过程中他者不过重又变成了其他。在改变中,他者实实在在地否定了它所是的,而他者变为一个新的他者;但它只不过是重新变为他者,实际上它一直是他者。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他物 “与自己保持等同,因为它借以发生改变的那个东西,就是除此之外不具有任何更进一步规定的他物” 。但这不意味着改变从未发生,因为某物是内在与自身中的他者并且却是不同于自身,改变是他者永不停息的重现。在变为不同于自身的过程中,永远等同于自身。因为正是通过不同于自己,否定、异化、改变自己,他者才表明自己是同一个他者,也即一个可识别的某物。在改变的过程中,某物持续地停驻为-种新的同一性,或者就像黑格尔所指出的,“与自己联合”。是某物,就在于,并非只是他物。
baudel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存在是
纯粹的存在,不只是纯粹的存在。 它需要是什么来维持存在。 而不能只是 纯粹的存在。 所以纯...
-
质,实在,否定
定在是有规定的存在(determinate being),也是存在着的规定性(being not-being)。孤立的看...
-
某物与他者
-
自在存在与为他存在;对康德“自在之物”的批判
某物是 “向自身返回了的东西”—— 这就是说,它是自身关联的、自我等同的;然而,它仅仅由...
-
规定、状况,界限
规定包含着这个意思,即某东西在它自身那里(ihm)也是它的自在存在(sich)。这里的意思是说,...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