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欺诈季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新镀金时代
历史学家威廉·达尔林普尔饶有趣味地指出,loot这个在印地语中表示掠夺的词语很快被英语吸纳,主要就是因为当时英属印度腐败问题严重。 引自 第五章 欺诈季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经商容易度”指数都说明印度政府的表现非常糟糕。2016年,也就是莫迪禁止大额纸币流通那一年,印度可悲地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30位。很多问题出在立法层面,如1948年通过的工厂法案恐怖到规定工厂主粉刷楼梯并且给窗框涂上清漆的时间。有人估算在印度开一家工厂需要57张许可证,开一家宾馆需要90张。联合酒业之前的老板维贾伊·马尔雅曾公开表示,运营这家公司需要的许可证多达20万张。此外还有一大批难缠的执法人员,包括工厂总监察员、警戒监察员和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员,随便一个人都有权让工厂的机器停止运转。这些令人头疼的行政问题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如果不打点到位,监察员就会一直拖着不让工厂开工。 引自 第五章 欺诈季 哈佛大学学者兰特·普利切特谈到印度政府的表现时,并没有用失败这个词,他的原话是“失控”:印度政府也有能力,主要集中在上层,但越往下问题越多。他写道:“警察、税收、教育、医疗、供水供电,这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基本上都是旷工、服务态度差、履职不力和腐败的重灾区。”拿地的猫腻出了名的多,复杂的土地法规让企业很难直接从农民手上买地,多数情况下只能仰仗政府控制的“土地银行”。土地能否转化为工业用地,也是政府官员说了算,他们借此大幅度抬高地价。这些现实情况都在给官商勾结创造条件,也确实催生出人们常说的“土地势力集团”,即商人和官员组成松散的联盟,通过低价买地、变更土地性质,再高价售出的方式赚取高额利润。许多国有资产都这样被瓜分,比方说“水资源势力集团”就控制着运往孟买和班加罗尔市区的水资源,再比如“沙子势力集团”为满足建筑行业对沙子源源不断的需求,在全国各地的河床非法采沙。 政府的低效还会导致其他形式的腐败。印度东部的恰尔肯德邦经济比较落后,但矿产资源丰富。一项研究称在该邦采矿,开工前总共需要到政府机构办理240道手续。这一系列烦琐的手续要从基层办事员那里一路办到工程项目监察员和授权委员会的办公室,最后还得送到首席部长的办公桌上。问题并不仅仅出在手续繁杂上,别的国家审批这样的工程项目,也要过很多道关卡,但印度审批程序的要命之处在于每一步都可能拖延很久。企业家推进工程项目,常常会绝望地说“材料”卡住了,和项目有关的纸质申请材料经常要很久才会从一个部门交给下一个部门。项目耽搁可能造成的损失促使很多企业家直接找决策层,最好是高官或资深政客,有他们打招呼,手续很快就可以办下来。 这样一说,印度政府看似凶猛,但其实更像一头异常虚弱的野兽,随国情日渐复杂而在治理国家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从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看,印度几乎是中国的三倍。印度行政局(IAS)是印度公务员系统的金字塔顶,总人数不到五千人,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多数要员都是行政局成员。不过,行政局的公务员精英大多在新德里以外的地方工作,担任“县收税官”,也就是在县里说一不二的地方长官,管理着面积常常相当于好几个小国面积总和的区域。 引自 第五章 欺诈季
73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宝莱坞寡头的崛起
但印度国内的经济大增长也为腐败提供了理想土壤。资深议员拉杰夫·钱德拉塞卡尔从政前是科技...
-
第五章 欺诈季
-
第六章 金权政治
政治学家阿舒托什·瓦尔什尼认为,印度过去的这个世纪由三种宏大叙事定义。第一种是尼赫...
-
第七章 南方的裙带关系
贾亚拉利塔在她的五届首席部长任期内开创性地践行了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新型平民主义。印度许多...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