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
1937年12月9日,外交官们最后一次向他们发出警告后乘坐帕奈号离开南京,留下的外国人只能听天由命了。出人意料的是,帕奈号后来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和机关枪扫射。12月12日下午,日军飞行员在没有事先预警的情况下炸沉帕奈号,造成两人死亡,多人受伤,之后日本飞机还在炮艇残骸上空反复盘旋,似乎还打算消灭躲在江边芦苇丛中的幸存者。
轰炸当天不仅天气晴朗无云,而且日军飞行员还接到了轰炸帕奈号的明确指令,甚至在强烈抗议和争辩后才勉强执行该命令)。今天,有人怀疑此次轰炸是日军的一次试探性进攻,想以此测试美国的反应;还有人认为这是日军高层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但不论这次轰炸背后的原因如何,对留在中国的外国人而言,南京城反而比帕奈号更为安全。
他的大多数德国同胞都听从朋友和使馆官员的忠告,早在日军兵临城下之前就已离开中国,但拉贝却选择留在南京,并在不久之后当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事实上,甚至连日本大使馆官员也曾会见拉贝,更强烈地建议他离开,但他还是留了下来。南京陷落后,奉上级之命前来保护拉贝的日军少佐冈曾经问他:“你究竟为什么要留下来?你为什么要卷入我们的军事事务?这些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离开这里不会有任何损失!”拉贝停顿片刻后回答冈说:“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我的儿孙都在这里出生,我在这里生活幸福、事业成功。中国人一直对我很好,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一样。如果我在日本生活了30年,而日本人民同样对我很好的话,我向你保证,在危急时刻,正如中国目前面临的境遇时,我也不会离开日本人民。”
但拉贝没有离开南京以求自保更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其中国员工的安全,他们是西门子公司的机械师,负责维护南京市主要电厂的涡轮机,各政府部门的电话和时钟,警察局和银行的报警器以及中央医院的大型X光机。“当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拉贝写道,“现在我知道了——如果我当时将他们弃之不顾,他们全都会被杀掉或者受到严重伤害。”
言声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前言
美国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41年12月7日,因为日军在这一天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
第三章 南京沦陷
对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来说,上海失守是个沉重的打击。随着中国最大城市的沦陷,蒋介石不得不面...
-
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
-
第八章 审判日
当年合众社一位报道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年轻记者布雷克曼指出:“南京大屠杀不是与整个战...
-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运
1957年,日本甚至将曾身陷囹圄的甲级战犯岸信介选为首相。 在冷战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岁月中,...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