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天
电影是对投资人负责的艺术。 很多编剧现在都有一种痛苦,一个剧本打响了,制片人是最短见、最势利的人,立刻就排着队来找你写同类题材或同类风格,写着写着就跟演员一样,这个警察演得好,你这辈子就不能演别的了。其实,作为一个职业编剧,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尤其在开始阶段,进入这个行业恰恰需要这个。在同类题材里你是高手,证明这一点没有错,如果现在你的剧本被香港老板看重,也是老有活干的好处。 大片和小片有一点相似,观众进电影院的第一选择是演员,这是我们做编剧和导演的人必须心悦诚服的一件事。当你有能力提供一个可以供明星演的剧本的时候,比如老板给你讲,我们这个戏要用明星,甚至这个明星都说好了,你要想想怎么给他写好,怎么写的更有意思,你真给他写好了,没准这个明星就向他的经纪公司说,以后我要拍戏,要谁谁给我写,你还升格了。 第三类,我把它叫国际电影节片。墙里开花墙外红,我估计第三世界国家可能都有,但是中国最明显。不说别的,从投入产出来说,有一些片子在中国打死没有人会演,但是参加完国际电影节它成本就回来了。它真能回来,因为这个成本一般都不高,而且国际电影节是各种各样的,参加不了戛纳、威尼斯、柏林,你可以参加小的,小的它也有一些很懂行的选片人、经纪人在那儿卖片或者张罗,我大概说一下这个行市。 引自 郑洞天
4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