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儿待米且归去
Ecoutez-Moi
读过 杜甫十讲
见于“代跋 杜甫的文化意义”——「他后面说:“妻儿待米且归去,明日杖藜来细听。”他说他虽然崇尚佛家的道理,觉得高僧讲得很透、很好,但他首先得回去照顾一下家人的生活,家里的妻儿等待他带米回去呢。等他回去安排停当以后,明天有空再来细细地听讲经吧。」
“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仇注陈本作“米”,还有更通行的版本是“我”,看到一“米”字真的很惊喜。
更倾向于妻儿待米而不是待我,因为这多有生活。生计如此,亲缘非薄,但这种琐屑的日常好像更有血肉了。
而不究细字整句还是非常非常喜欢——感到老杜就这样立于出入之间,槛外槛内悠悠转转,复又稳稳居于人世,他不是不想参一些清远的玄影,但人世间还有那么多温暖的联结,还是要归家的。
3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