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我看来,二十世纪(尤其上半叶)的诗歌是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它冲破了国家种族和语言的边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和与之相应的国际影响,正是在此意义上,才有所谓的国际诗歌。这一诗歌的黄金时代,无疑和工业革命、“上帝之死”、革命与专制、两次世界大战、纳粹集中营、大清洗、原子弹,即和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黑暗有关。我不想给它穿上 “现代主义”小鞋,那是西方理论主流话语中一个霸道而混乱的概念。
伟大的诗歌如同精神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隆隆回声透过岁月迷雾够到我们。也许正是由于过度消耗,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诗歌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走下坡路。中产阶级生活的平庸在扼杀想象力;消费主义带来娱乐的同时毁灭激情;还有官方话语的强制和大众媒体的洗脑的共谋……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二十世纪上半叶也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随之是白银时代。我没接着问,再后面估计是废铜烂铁的时代。
17人阅读
shuaiz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狄兰•托马斯——《特别当十月的风》
特别当十月的风 用结霜手指惩罚我的头发, 被横行太阳抓住我走在火上 在大地投下阴影之蟹, ...
-
狄兰•托马斯
1914年10月27日,狄兰出生在威尔士一个名叫天鹅海(Swansea)的小镇。他父亲曾梦想成为诗人,...
-
后记
> 查看全部4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