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篇题眼开始,读懂《庄子》
《庄子》的写作风格非常有意思,他从不“破题”,不解释每篇主旨,从第一句就开始对你云山雾绕、神鬼奇幻、东扯西扯一通,当你被他绕的已经满头问号的时候,他突然给你丢一句总结性的,充满了无限人生智慧的超级炸弹——往往这样的句子极精简,但是概念却极精准,那几个汉字仿佛是为了他的这个概念才创造出的。这是我读《庄子》感受到的语言文本和人生哲学交融的极大魅力。
正面说,这种写作风格叫自然而发,旁征博引,寓言精深;但对于包括我在内大多数现代读者来说,听一个两千多年前大智慧之人讲寰宇内外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故事,未免太过奇异;再加上古文的绝对精练,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可以说,之前我读了多少次《庄子》就失败了多少次,但“道”——这个使用中文的老祖宗创造出的几千年几乎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的虚无,它的奇妙,它的高深智慧,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继续在一遍又一遍的挫折和失败中重新开始阅读。幸运的是在之前三年在葡萄牙岁月里,因为一切未知的疫情经常百无聊赖,终于拿起书读起了早就听闻的陈鼓应老师作今注的《老子》,一下让我眼界大开一扫阴霾,于是最近又开始读陈鼓应老师的《庄子》。有了陈老师提供的强大的武器,这次的阅读比起以往收获很大,更是因为纸质、中文繁体、竖排版本三者的结合真的赏心悦目!之前看过很多繁体版的书,但真正静下心来看先秦古人的著作的经验是缺失的,阅读体验满分。心情愉悦了,才开始把这部经典读进了心里。
我发现,原来《庄子》的读法,是要拨开那些故事去找一句话,读懂了这句话就读懂了这篇,那些故事,才真正发出了它的光彩。庄子好心设置了谜题一般,那些话并不突出,并不总是单独成段,可能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一句,但当你找到了你的那一句,那一瞬间就像全世界从黑白电视进入彩色电视的那一秒钟,那么突然和精彩。
內篇
《逍遙遊》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 以遊無窮者 彼且惡乎待哉 引自第18页 全世界都誇讚他,而不感到奮勉;整個世界都非議它而不感到沮喪。
...(心靈)以遊與無窮的境遇,他還有什麼可(需要)依靠對待的呢。
“無待”这个概念,是庄子人生观世界观的高度浓缩和总结。庄子告诉你,想得到精神的自由,在人世间逍遥游与无穷之境,要做到无所依靠,做自己精神的主宰。
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引自第18页 不依靠外界,精神可以突破形骸,开始用非自我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这叫无己。
全世界夸耀你,而你并不觉得受到鼓舞;全世界骂你诋毁你而你并不沮丧,你并不为这个他者赋予你的功过而乱了自己的精神和标准。——这叫无功(无过)
你做成了事,无论善恶,你与自己、他者、你和他者构成的这个整体融为了一体。天地万物共生,便没有了彼此之分,便不需要凸显什么,便不需要名。从主观上你不依赖外界,在(他者造成的)功过的客观上你和对方都合乎大道无所依赖。——这叫无名
道生一(主观无己),一生二(主观和客观都无待),二生三(主观、客观、主管和客观组成的整体),三生万物(主观和客观、主观和一个由主观和客观组成的整体、客观和一个主观和主观组正的整体....无线列举)。做到了无己、无功、无名,便可逍遥游于天地。
心与天地同,功和名是人世间的小,而天地(精神自由)是大。
(待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