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江有汜 (未有天才之前)
读过 王维集校注(全四册)
- 页码:第1页
看第三册 第四册烦死了:拍马屁的德政碑,哭哭啼啼的墓志铭,不知所云的讃佛文。还是比较喜欢他的送别诗,田园诗。 赠裴迪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衿。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咏,《唐诗品汇》作“问”。故人不可见,寂寞平林东。 青溪 《文苑英华》作《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漾漾,《文苑英华》作“演漾”。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川,一作“明”。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春中田园作 中,凌本作“日”。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归,《唐诗品汇》作“新”。故,《文苑英华》、《唐诗品汇》俱作“旧”。旧人看新历。旧,一作“故”。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文苑英华》作“惆怅思远客”。 齐州送祖三 《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并作《淇上送赵仙舟》,《国秀集》作《河上送赵仙舟》。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帐,《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俱作“席”,一作“怅”,非。已,《唐诗纪事》作“忽”。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犹,《国秀集》、《文苑英华》。《唐文粹》俱作“空”。 送别 《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唐文粹》并作《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君,二顾本、凌本俱作“金”。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洛,《唐文粹》作“兆”。置酒临长道,《唐文粹》作“置酒长亭送”,二顾本、凌本俱作“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城,《唐文粹》作“村”。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谓,一作“为”,误。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都门帐饮毕,帐,顾可久本、凌本、《唐诗品汇》俱作“怅”。毕、凌本作“别”。从此谢宾亲。宾亲,顾可久本、《唐诗品汇》俱作“亲宾”。挥泪逐前侣,前,《唐诗品汇》作“行”。含凄动征轮。车从望不见,从,凌本作“徒”。时时起行尘。时时,一作“时见”。余亦辞家久,久,凌本、《唐诗品汇》俱作“者”。看之泪满巾。 《庚溪诗话》:昔人临岐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而形于诗者,如王摩诘云:“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无城中人。”东坡与其弟子由别云;“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咸纪行人已远,而故人不可复见,语虽不同,其惜别之意则同也。 燕支行 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将才且雄,天,顾元纬本、《唐诗品汇》俱作“大”。来时谒帝明光宫。来时,一作“时来”。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卫霍纔堪一骑将,纔,凌本作“才”。朝廷不数贰师功。不,《唐文粹》、《乐府诗集》俱作“莫”。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勃,刘本、顾可久本、《唐诗品汇》俱作“哱”,非。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迭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天,《乐府诗集》作“关”。麒麟锦带佩吴钩,飒踏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须令赴汤火,须,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虽”。终知上将先伐谋。先伐谋,《唐粹》、《乐府诗集》俱作“伐谋猷”。 桃源行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去,《唐文粹》、《方舆胜览》、《乐府诗集》俱作“古”。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文苑英华》、《唐文粹》、《方舆胜览》、《乐府诗集》俱作“忽值”。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方舆胜览》作“近入千花映烟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惊,《文苑英华》怍“忽”。竞引还家问都邑。都,《唐诗正音》作“乡”。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闻成仙遂不还。更闻,刘本、顾可久本、《乐府诗集》、《唐诗品汇》俱作“更问”。《文苑英华》、《唐文粹》、《方舆胜览》俱作“及至”。遂,《文苑英华》、《唐文粹》、《方舆胜览》俱作“去”。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中,刘本、顾可久奉俱怍“上”。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峰,《文苑英华》作“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度,一作“曲”。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东坡谓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益衰,桃源益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尝意天壤之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其说甚正。乃后之诗人文士,往往以为神踪仙境,如韩退之诗云:“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刘锡禹云:“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皆失之矣。右丞此诗,亦未能免俗。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