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二、资产是不是越多越好 资产回报率公式的分子是利润,分母是资产。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评价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能仅仅看利润和利润率,只有把利润和资产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够准确判断出一家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 在之前的章节里,我们从利润表的角度分析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这并不够,也不全面。因为利润只是分子,抛开分母来谈资产回报率,肯定是不合适的,甚至会产生误导。很多企业家对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敏感性高,却缺乏对资产变化的敏感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企业家都享受了资产增值带来的好处,买地买房产总不会错。因此在企业家的潜意识里,购买资产本身就意味着盈利。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想法。第一,资产的价格并不一定总会上涨,如果资产价值被高估,未来资产减值还会带来损失。第二,如果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就会忽略对经营效率的追求。 资产是分母,分母越大,资产回报率越低。因此,资产不是越多越好。只有新增的资产带来了更高的收益,才会提升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根据这个原理,一家公司刚刚上市时,融到了很多钱,资产变多,资产回报率的分母也变大。但是这个时候上市募集到的资金还没有全部投出去,不能立刻产生收益,因此就会发生资产回报率下降的情况。慢慢地,等到资金产生投资回报,这家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才会恢复到上市之前。如果投资效率高,产生协同效应,一加一大于二,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有可能超过上市之前,达到新的水平。 再比如,一家公司贷款建成一个新工厂,资产变多,分母也变大。新工厂的产能在没有被完全利用的时候,贡献的收入和利润有限,反而会拉低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当工厂可以实现满产时,资产回报率才有可能再次提升。所以,公司增加投资时,资产回报率的上升是螺旋状的,先下降,再上升,再投资,又下降,再上升……周而复始。 引自 第十九章 资产与资源218
4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