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岛(779— 843) 047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闻一多唐诗十六讲
老年、中年人忙着挽救人心,改良社会,青年人反不闻不问,只顾躲在幽静的角落里作诗——这现象现在看来不免新奇,其实正是旧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下的正常状态。不像前两种人,或已“成名”,或已通籍,在权位上有说话做事的机会和责任,这般没功名、没宦籍的青年人,在地位上、职业上可说尚在“未成年”时期,种种对国家社会的崇高责任是落不到他们肩上的。越俎代庖的行为是情势所不许的,所以恐怕谁也没想到那头上来。有抱负也好,没有也好,一个读书人生在那时代,总得作诗。作诗才有希望爬过第一层进身的阶梯。诗作到合乎某种程式,如其时运也凑巧,果然混得一“第”,到那时,至少在理论上你才算在社会中“成年”了,才有说话做事的资格。否则万一你的诗作得不及或超过了程式的严限,或诗无问题而时运不济,那你只好作一辈子的诗,为责任作诗以自课,为情绪作诗以自遣。贾岛便是在这古怪制度之下被牺牲,也被玉成了的一个。在这种情形下,你若还怪他没有服膺孟郊到底,或加入白居易的集团,那你也可算不识时务了。 引自 贾 岛(779— 843) 047
33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孟浩然(689— 740) 039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
-
贾 岛(779— 843) 047
-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071
《秦州杂诗》:“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偏宜粟,阳坡可种瓜...
-
英译李太白诗 193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中文的“浑金璞玉”,移到英文里来,就变成这样的浅薄,这样的庸琐...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