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浮桥
看了半天《源氏物语》,没想到让我产生最多代入感的还是最后写浮舟投水后被救的那段。可能因为我也干过类似的事,别提了。
且说右近将谢绝匂亲王访问之事告诉了浮舟。浮舟闻之,心绪更加混乱了,一直躺在那里。正在此时,侍从回来,把情况一一告知了浮舟。浮舟一言不答,然而眼泪几乎使枕头浮了起来。又恐侍女们看见了诧怪,只得努力隐忍。次日早晨,自知两眼红肿难于见人,一直躺着不肯起身。后来勉强披衣束带,起来诵经。她一心指望消减先亲而死的罪孽。又取出那天匂亲王所绘的画来看看,觉得他描绘时的姿态和俊俏的面貌,历历如在目前。想起昨夜不能和他交谈一语,今天倍觉悲痛,无限伤心。又想起那薰大将:“他指望迎我入京,从容相见,永远聚首。一旦听到了我的死耗,不知作何感想,实在对他不起。我死之后,世间恐怕也有非难我的人,想起了深觉可耻。然而与其活在世间,被人指为浮薄女子,当作笑柄,恶评传入薰大将耳中,则远不如死。”遂独吟云: “忧患多时身可舍, 却愁死后恶名留。” 她觉得对母亲也很可恋念。平时并不特别关心而相貌丑陋的弟妹,也很可恋念。又想起匂亲王夫人二女公子……愿得今生再见一面的人很多。众侍女准备薰大将来迎接,忙于缝衣染帛,说东谈西,但在浮舟听来全不入耳。到了晚上,她就考虑办法,如何可以避免人目而走出门去。因此通夜不眠,心绪恶劣,元气尽失。到了白天,她就向宇治川眺望,觉得死期比步入屠场的羊更近了。所以。
她想叫薰大将也知道她赴死的决心。但她又想:“我对双方都写信通知,他们原是亲密朋友,终于会互相说出,此事亦甚乏味。我将使任何人都不明我的去向,谁也不知我之所终。”就决定不告诉薰大将。 母亲从京中写信来了。信中说道:“昨夜我做了一梦,看见你的模样异乎寻常。今天正在各处寺院举办诵经祈祷。想是昨夜梦后不曾再睡之故,今天白昼想睡,睡后又得一梦,梦见你逢到世人所认为不祥之事。醒后立刻写此信与你。务望小心在意为要。你的住处荒僻,薰大将时时赴访,他家二公主恐多怨气,若受其祟,甚是可怕。正当你身体不适之时,我做这种噩梦,实在非常担心。我很想到宇治来探望你,但你的妹妹产前疾病缠绵,似有鬼怪作祟。我离开她片刻,常陆守就要严责,因此未能前来。希望你在附近寺院中也举办诵经祈祷。”此外又附有各种布施物品及致僧侣的请托书。浮舟想道:“我命已到大限,母亲犹然不知,说此关怀之语,实甚可悲!”便在派遣这使者赴寺院的期间写回信给母亲。欲说之事甚多,而无勇气走笔,只写了一首小诗: “此生如梦何须恋, 且待来生再结缘。” 寺中诵经的钟声随风飘来,浮舟躺在床上静听钟声,又赋一诗: “钟声尽处添呜咽, 为报慈亲我命终。” 她把此诗写在寺中取来的诵经卷数记录单上。那使者说:“今晚不能回京了。”便把记录单依旧系在那枝条上。乳母说道:“我心跳得厉害呢!夫人也说做了噩梦。要吩咐守夜人小心在意!”浮舟躺着听她说,心中痛苦无限。乳母又说:“一点东西也不吃,实在不好。吃些羹吧。”说东说西,百般照顾。浮舟想道:“这乳母自以为清健,但已年老貌丑,我死之后,叫她何处去安身呢?”她替这乳母担心,觉得此人很可怜。她想把自己即将辞世之事隐约告诉她。然而语未出口,泪已先流,恐人见疑,终于未能说话。右近躺在她近旁,对她说道:“忧愁的人,灵魂会飘荡出去。小姐近来只管忧愁,所以夫人要做噩梦。小姐应该打定主意跟从哪一方面,然后听天由命吧。”说罢连声叹息。浮舟只是用她常穿的便服的衣袖遮住脸面,默默地躺着。然后。
鬼魂去后,这女子浮舟顿觉心头清爽,知觉也稍稍恢复了些。她环顾四周,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只见许多衰老丑陋的僧人。她觉得仿佛来到了陌生的外国,心中非常悲伤。她回忆过去的情况,然而连自己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也不大记得清楚。她只记得自己不要再活,决心投身河中。但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她努力思索,渐渐地记起来:“有一天晚上,我痛感自身命苦,不堪悲伤,于侍女等睡静之后,偷开边门,走了出去。其时风势猛烈,水声凄厉。我孤身独行,恐怖之极,前前后后都不省得,只管沿着廊檐走下去,方向也迷失了。此时欲回家也回不去,欲前行也不能,口中念着:‘我坚决要离开这人世了!我生怕求死不得而被人看见。鬼也好,怪也好,请你们快来把我吃掉吧!’正在迷离恍惚之时,忽见一个相貌非常清秀的男子走近我来,对我说道:‘来,到我那里去吧!’我似觉被他抱走,心想这大约是匂亲王吧。从此以后我就昏昏沉沉,只觉得这男子把我放在一个不知什么地方,他便无影无踪了。我想起不能成遂求死的本愿,非常悲伤,哭个不住。此后就完全失却知觉,无论如何也记不起了。现在听这里的人说,我在这里已经过了许多日子。受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照顾,我的丑态全被他们看到了。”她觉得很可耻。想起求死不得,终于复苏,觉得非常遗憾,反比昏迷不醒之时更加消沉了。还是没有成功。
僧都说道:“事已如此,现在只管念佛修行吧。世人不论老少,夭寿都无一定。她痛感人生无常,也是确有道理的。”浮舟听了这话,回思往事,颇觉可耻。僧都说:“替她新制法服吧。”便拿出些绫、罗、绢来送给她。又对她说:“我在存命期间,一定随时照顾你,你不须担忧。凡是生在这无常的世间而醉心于荣华富贵的人,无论是谁,都觉得这人世恋恋难舍。但你在这山林之中念佛修行,有何可恨,有何可耻呢?人生原是‘命如叶薄’的啊!”说罢又咏下面的诗句:“松门到晓月徘徊……”他虽是法师之身,却也富有优雅之趣。浮舟想道:“这真是我所愿闻的话了。”今天尽日刮风,声甚凄咽。僧都说道:“这种风声‘萧瑟’的日子,伏处山林的人每易堕泪。”浮舟想道:“我也是伏处山林的人,流泪不止正是理之当然。”最后出家。
我觉得这段挺好,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自己死后发生之事,深感人世无常和荒谬。而且,最真实的一点是……死过一次之后的人生,亦如从前一样平常度送,还是充满人世烦恼,只不过深知不能再随便求死罢了。而且,至少比往年要坚决一些。
本来打算今天很快就把这本书看完,结果最后几回出奇的长!看到不耐烦,随即又看得很感动,产生了代入感。最后一回叫《梦浮桥》,我也觉得人生无常宛如一梦,但明天还要上班,好荒谬!平常读文学读大发了不想上班只会觉得自己太荒谬,这回则没觉得自己荒谬,荒谬的是这个世界!但人不能轻易去死,就像做了尼姑也得吃饭睡觉应付轻薄男子一样,所以去上班!
明天写个书评,加保存一些我喜欢的书摘好了。
请来块赛博抹茶冰激凌吃罢,呵呵。
人死之后,丧事或繁或简,固然同是徒劳,然而此乃人生最后之举。 虽然明知女儿已经亡故,还是疑心她住在某地方,希望至少要找到这个地方才好。日本书看多了,真是叫人忧郁。
昨天在老家的亲戚给我们捎来一大箱樱桃,简直吃不完,而且品相也不好,很难送人。于是为此有些苦恼。但紧接着一想,这真是幸福的苦恼,等到我到了我父母那个年纪,鬼才会给我送樱桃呢。我终究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而且会为了防范寂寞干许多不符合理性的事。所以不如早做打算。
52人阅读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欲将眼底无常世, 看作千秋不变形
最近读《源氏物语》读到天昏地暗,开始时觉得淫乱有趣(噗),后来逐渐感到悲哀,读到紫夫人...
-
梦浮桥
-
《源氏物语》摘抄
其实摘抄也没有什么意思,我最后也记不住。所以之后打算再弄一个摘抄精选。 第二回 我对她说...
-
《源氏物语》摘抄(精选版)
你现在一事无成,身微名贱,要我耐心等待你的发迹,我毫无痛苦。但倘要我忍受你的薄倖,静候...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