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
这深山里以前是没有木耳的,据说它们是最近几年才突然诞生的事物。就在头几年里,更多更嘈杂的人群开始规模性地深入这大山。他们每个人各自都有复杂遥远的经历,他们过于隐秘地带来了太多的新事物。木耳只是其中最微渺最意外的一种。
当菌种被秘密地从未可知的远方带到此地之前,它深陷在自己千万年的睡眠中,附着在那个四处流浪的身体某一角落,伴随那人梦游一般经历了千山万水。但是它的命运终于使它遇到了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还有暗度,它就醒了。紧接着,它的另一场命运又使它从那个流浪者身上轻轻落下——那时,那人正走进森林。后来他走出森林,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
。。。
木耳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东西呀!黏黏糊糊地攀生在朽木之上,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软的,无枝叶的,无绿色的,无根的,汲取着的,生长着的,扩散着的,静的,暗示着的。
。。。
人工木耳煮出来大多是脆的,而这种野生的则绵软柔韧。人工木耳只需泡一小会儿工夫就发起来了,野生的却得泡一整夜。
而且,比起人工木耳,这种木耳更有一股子野生菌类才有的鲜味。炒菜的时候,不用放味精,也不用放肉,一点点盐和油就可以使它美味无比。
。。。
来店里买东西的牧人们看到了,都会问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我们说:“这个嘛,好东西嘛,很好吃的东西!”
他们就不可思议地摇摇头。心里一定在想:汉人的花样真多……
牧人们的食物似乎永远都只是牛羊肉、奶制品、面粉、盐和茶叶。简单,足够满足需要,并且永远没有浪费。吃着这样的食物长大的孩子,健康,喜悦,害羞,眼睛闪闪发光。
。。。
那天晒木耳时,西面沟谷里过来的阿勒马斯恰好骑马路过。他掉转马头,过来瞅了一眼:“这是什么?”
我们就啰里啰唆解释了半天。他又问:“这个有什么用呢?”
我们又很努力地解释了一会儿。
“哦,”他说,“我们那里多得很呢。”
我们大喜,让他下次多带点来,然后报出诱人的价格。谁知这老头听了只是用鼻子哼了个“不”字,淡淡说:“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孩子们去玩吧。”然后打马走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