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在《三种互竞的道德探究观》出版九年之后,麦金太尔才出版了他的又一部专著,就是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1999)。这部著作至少在两个方面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是对麦金太尔本人和麦金太尔的研究者而言,《依赖性的理性动物》无疑标志着麦金太尔的一次重大转向和对自己此前思想的修正。在较早的《追寻德性》中,麦金太尔明确拒斥作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基础的那种形而上学的生物学,而试图将他的德性理论建立在社会建构的基础之上。但是在《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中,麦金太尔不仅回到了人类的生物学基础这个问题上,而且明确承认自已在之前犯了错误。在这里,他转而强调人类与其他智能动物共有的特征,并且认为这些才是我们认识德性、认识伦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向到底是一种理论进步还是理论倒退,这种将伦理学奠基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努力是否能够像亚里士多德的类似理论那样成功,最好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审视和判断。 引自 道德承诺与理性探究
50人阅读
超人mean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我们如何成为独立的实践推荐者?德性如何使之成为可能?
无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存在一个裂隙(gap),一边是对他们来说有好的理由去做的事情,另一...
-
译后记
-
前言
在《追寻德性》中,我曾试图按照亚里土多德理解德性的方式,对德性在社会实践、个人生活和共...
-
我们如何成为独立的实践推荐者?德性如何使之成为可能?
毫不奇怪,自我认识具有相同的双重性。说它毫不奇怪是因为我们的自我认识既预设了对身份的自...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