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中,我们最常体验到的就是我们自己。人类对手他们自身是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的看法。他门对自已的看法也代表重要他人(如母亲、父亲、伴侣、好朋友、同事、上司、导师)在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上的看法,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关于自己,以及其他人关于我们的信念和意见都很重要。事实上,它们是我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核心。 尽管不同的人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上的看法可能不尽相同,但这些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会对你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看法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那么这个人对于你来说就不是(或不再是)一个重要他人。在你所知道的以及所相信的一切事物当中,你是你自己最关心的,并且是最想要去了解的。正因如此,当涉及共享关于这个世界的信念和意见时,你最关心的事情是:重要他人是否和你共享关于你是谁的信念和意见。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在我们所有的知识储备中,我们的自我知识、我们的自我理解具有独特的地位,这是因为自我是一个永远与我们在一起的客体。因此,认识到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自我知识是与他人之间的共享现实非常重要。现在让我们讨论三种不同的功能自我(它们构成了自我理解),包括社会权变自我(social contingent self)、预期自我(expectant self)和被监控的自我(monitored self),并思考共享现实在构建这些自我中的作用。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研究表明,改变类别身份的凸显性是相对容易的,并且这样做的结果也很有意思。让我们以种族和性别类别为例。亚裔美国女性是有更高的数学能力还是更高的语言能力?作为典型的女性,她们的语言能力应该高于数学能力。但作为典型的亚裔美国人,她们的数学能力应该高于语言能力。在一项通过凸显性别或种族类别成员来考察其影响的研究中’,亚裔美国女性被告知该研究是要检视她们在紧张的学业情境下的反应。所有被试首先回答一组“人口统计学”问题,包括她们的年龄和她们的年级。然后,主试通过让她们回答一个关于性别(女性身份凸显组)或种族(亚裔美国人身份凸显组)问题,来凸显她们的社会类别成员身份。接下来,被试需要尽可能生动地想象自己就是她们正在阅读的故事中的人,即将参加一场非常困难的GRE考试(包括数学和语文部分)。研究发现,当种族凸显时,亚裔美国女性评价自己在数学部分表现得更好;而当性别凸显时,她们评价自己在语文部分表现得更好。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在动机方面的促进一预防差异是特别有趣的,因为它也与共享自我信念的文化差异有关。人们可以有独立型的自我建构,即使用那些可以使他们与其他个体分离并保持其独特性的属性来自我表征,或者人们也可以有互依型的自我建构,即将他们自己嵌入更大的社会。独立型自我建构在西方文化中更常见,而互依型自我建构在亚洲文化中更常见。也有证据表明,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促进动机的关联更强,而互依型自我建构与预防动机的关联更强。”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西方文化的成员可能以促进动机为主导,而亚洲文化的成员可能以预防动机为主导。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在生活中,人们并非只想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不想要幻想(幻觉)和错误,而是想确定什么是真的以及什么是对的。人们与他人一起构建真相,即建立一种共享现实。此外(这里是重点),这种动机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如果人们认为消极的自我信念能更准确地描绘他们自己,他们往往会选择消极的自我信念而不是积极的自我信念。他们想知道关于自己的真相。他们的确应该这样做,因为他们需要利用自我知识来做出选择,让自己能够与这个世界和谐有效地相处。我们不能为了让自己有更积极的感受就把这些选择建立在我们创造的幻觉之上。我们了解真实自我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让他人验证我们的自我信念,就像科学家希望其他科学家验证他们的研究结果一样。即使我们的自我信念是消极的,我们也想从别人那里得到这样的自我验证。26与他人建立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做得怎么样”的共享现实,这样的社会验证(social verification)对于我们形成和保持自我信念至关重要。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研究发现,当伴侣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时,自我概念更积极的人对婚姻的承诺水平更高。这并不奇怪。但令人惊讶的是(同时正如自我验证理论所预测的那样),研究还发现,当被调查者的伴侣对他们的评价更消极而非积极时,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对婚姻的承诺水平更高。因此,对于拥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来说,让他们的伴侣验证自己的消极属性,比让伴侣对他们做出光鲜的评价更加重要。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产生婚姻承诺的关键都是相信他们的伴侣对他们有一个准确的看法一这种感知到的准确性就需要基于共享的现实。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有证据表明,自我验证非常重要,以至于人们会根据他人对自己特征的认同程度来评价他人总体上是否能很好地评判别人—— “如果她验证了我的自我信念,那么她总体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评判者。”!不出所料,研究发现,当他人同意自己关于目标人物的看法时,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好的评判者。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人同意人们对自已的评价的话,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他的“他人评判能力”更强。 因此,有大量证据表明,个体希望他人验证他们的自我信念。他们想要在自我信念上与他人建立共享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个体想要的还不止这些。他们也希望与他们的伴侣在理想伴侣方面建立一种共享现实。他们会努力去实现这一点。他们会对伴侣的真实自我加以肯定和支持,使其符合他们对理想伴侣的看法。例如,如果他们希望理想伴侣“是深情的”,那么每当伴侣做出一些很深情的举动时,他们可能会说“谢谢你,你真的太好了”或者“我真幸运有这样一个深情的伴侣”;而当他们的伴侣没有做出深情的行为时,他们就会默不作声。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最后,认识到自我理解存在不同的功能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是可以同时发生的。社会权变自我可以让我们习得哪些“公共自我”(包括一些“虚假的公共自我”)在自我呈是现(self-presentation)或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中是有效的。通过让他人相信你拥有一些你实际并没有的能力和偏好(一种自我提升的形式),你就可以让熟人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对你做出回应。此外,与此同时,你的预期自我可以保留关于你能力和偏好的真相,并且你希望那些与你亲近的重要他人能够验证这些真相(自我验证);即使这些真相并不像你向别人呈现的那样积极,你也想让你的亲密朋友了解到“真实的你”。 引自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104人阅读
小斑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章 人类共享现实的根源
在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的精彩著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A Brief ...
-
第6章 我们的所知:并非看到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其他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因为光点没动,但他们每个人都说光点动了。在没有任何证据支...
-
第7章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是谁?我做得怎么样?
-
第8章 我们的态度和观点:把主观的体验为客观的
上述这些问题对于事实(facts)和观点(opinions)之间的差异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与事实相反,...
-
第11章 我们如何相处:让我们既相连又割裂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之前彼此很了解,并且完全可以采取行动使每个人都受益。可相反的是,...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