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方”概念的独特性
拍拍走 (最近啥书也没看 毫无成就感)
在读 美国东方主义的中国话语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以此为转折点的美国由大陆扩张发展为海上扩张,战争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美国取代西班牙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其扩张势力全面进入亚太地区。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国接手西班牙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之后并没有再占领更多的殖民地,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后发的扩张主义势必与既有的老牌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殖民行为违背了美国传统的“天定使命”(Manifest Destiny)政治伦理。因此美国采用了更加高明的趋利避害策略,即尽可能获取殖民地的好处却不承担开拓殖民地的道德、政治和经济成本,这一策略就是以1900年“门户开放”政策为表征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 “门户开放”政策最为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保证了美国的海外利益,而且让中国等东方国家觉得正是美国的努力使他们的国家免遭瓜分的危险。似乎正是美国拯救了这些国家,保证了他们的领土完整,无形中美国在这些国家树立了权威的地位。以高调的反殖民话语迂回地行殖民的利益之实,使美国在亚太地区和美国自身的宣传体系中日益成为全球正义的化身,成为全球范围实现现代性理想的真诚的推动者,由此美国以更加低廉也更加坚实的方式建立起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可以说,20世纪的美国正是以这种“拯救”的姿态建构有关东方的话语,并建立起“恩扶主义”的东方观。这种肇始于“门户开放”战略的“恩扶主义”在二战后与亚太国家的反殖民运动相呼应,提升了美国在东方的影响力,填充了欧洲殖民宗主国撤离后留下的文化空白。 引自 一、“东方”概念的独特性
66人阅读
拍拍走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5页
尽管农民这个阶层构成了中国人口的主体,成为那个历史时段中国社会稳定的阶级力量。然而农民...
-
东方概念的独特性
首先从地域政治意识来说,美国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概念与欧洲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有很大区别。欧洲...
-
一、“东方”概念的独特性
-
二、恩扶主义的话语策略
从美国国内的文化权力传统来说,美国东方主义在建构关于东方的话语时具有明显的“恩扶主义”...
-
第二章 “中国话语”在美国文化中的历史多样性
福柯认为权力和知识相互关联,权力无所不在,既能生产真理也能限制真理;知识既是权力的创造...
> 查看全部5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