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迷信伦理观
语言的变化抹去次要的意义和细微的色彩;“完美”的作品就具有这类敏感的价值,它很容易失去力量。相反,命中注定要不朽的作品则可以穿过书写的错误、近似文本、漠不关心的阅读、不理解的火墙,不朽作品的灵魂经得起烈焰的考验。 引自 52_ 读者的迷信的伦理观 对真正的文学而言,一个句子粗糙和优美同样是无关紧要的。对艺术而言,韵律紧凑不会比书法或正字法或标点更陌生:这是修辞学的始创者和音乐的始创者一直向我们隐蔽的真谛所在。 过多地说一件事就同没有全部说清它一样无力,普遍的疏忽和强调是贫乏,读者就是这样感觉到的。 引自 52_ 读者的迷信的伦理观
19人阅读
JL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读者的迷信伦理观
-
持久的地狱
我害怕地想,我在哪儿?我明白我不知道。我想我是谁?可我不认识自己,这种毫无目的的不眠之...
-
《布瓦尔和白居谢》的辩护
事实上,福楼拜与书本的五年共同生活,使他变成了布瓦尔和白居谢或者(更确切地说)使布瓦尔...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