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龟兹城位于塔里木的北缘,约在从疏勒到高昌路段的中间点,城的北面耸立着天山的崇山峻岭。龟兹城的城墙约九公里长,不过其统治地区东西可达四百八十多公里、南北达三百二十多公里,疆域内有丰富的矿藏,包括金矿、铜矿、铁矿、铅矿和锡矿。与其他王国不同的是,龟兹的百姓为印欧人种,语言亦属印欧语系。在塔里木其他地区都盛行大乘佛教的时候,龟兹始终保持小乘佛教的信仰。龟兹还是名人辈出之地,如4世纪的僧人鸠摩罗什,他将佛经从梵语译成汉文,是译著最多和最受尊敬的译师之一;又如哥舒翰,是8世纪中叶最为出色的唐朝大将之一。哥舒翰其实是突厥人而非龟兹人,但像塔里木地区的其他城镇一样,龟兹聚集了各个民族的人口。 在莱瑞诗卡的记忆中,龟兹一直处于回鹘人的统治之下。当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第一批回鹘人就逃难到了龟兹东边的高昌。他们原本居住在回鹘的国都,位于鄂尔浑河谷的斡耳朵八里,那里远在天山以北。由于黠戛斯人的军队日益迫近,他们才逃难至此。那是839年末840年初的冬季,吐蕃控制着塔里木的大部分地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更多的回鹘平民与士兵从鄂尔浑河谷向东南方逃走,进入唐朝境内。他们聚集在唐朝北境,准备定居下来。这一情形令唐廷大为惊愕,他们根据长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回鹘的作战水平的熟悉,认为回鹘对国境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开始暗中备战。843年,唐朝军队歼灭了大部分回鹘军队,此后成百上千的回鹘难民越过草原和天山,举家投奔甘州和高昌的难民群,虽然与吐蕃人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然而最终因为人数众多而占统治优势。在上个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吐蕃人曾是塔里木盆地的主宰。可到了这时,吐蕃王朝的气数将尽。短短几年之内,回鹘人从高昌向西迁徙,龟兹的回鹘人口迅速增加。莱瑞诗卡在那时已经是个小女孩,她清楚记得回鹘人到达的情形:他们通常是一大队人结伴而行,骆驼上、车上堆满了传统的毡帐,不论老少全都骑着矮种马,马的毛发又长又乱,行进时会卷起滚滚尘土。黠戛斯人夺取了回鹘的故土,因此回鹘士兵急切想要开创出一个新的王国。他们很快便控制了高昌附近的大片区域,并向西延伸至龟兹。 一直以来龟兹都有外来军队驻扎,最近进驻的是吐蕃人,在此之前,龟兹是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龟兹皇室住在豪华的宫殿里,用金玉来装饰门面。他们统治当地,同时效忠于上述的外族王朝,城中有吐蕃人和汉人定居。一个世纪以前,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曾派军队围攻龟兹。而至今,龟兹的说书人仍在讲述龟兹王是如何紧急向唐朝求援前来解围。据说唐朝皇帝曾就援助龟兹一事求教于一位著名的禅僧,禅僧建议他去请一位长安的番僧(译注:不空)去向北方毗沙门天王求助。请来番僧后,皇帝和他一同祈愿。据称,就在这时,大批天兵天将从一阵大雾中降临龟兹,赶走了阿拉伯人。 这个故事显示出龟兹对佛教以及外来军队的依赖。龟兹的西城门旁矗立着一尊二十七米高的大佛像,城中有不计其数的寺院与佛塔,可见佛教对龟兹的影响之深。唐朝驻军城中时,龟兹国王频频向唐朝皇帝进贡。据载,他呈送过许多珍宝,如龙马(龙与牝马的后代,龙来自龟兹城内一处湖泊)、游仙枕(枕之入眠,可于梦中游十洲三岛、四海五湖)。龟兹还是卤砂的主要产地,许多中药的药方都会用它化瘀;金匠在焊接天山所产的金块时,会用卤砂作为助熔剂。这些贡品中还有葡萄、石榴、梨、桃、李子和杏等,龟兹气候温和,盛产各类新鲜水果,龟兹杏仁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引自 第五章 名妓
6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