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后的政治形势
“当初主张南逃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副相王钦若,因为受到宰相寇準不指名的严厉谴责,并被出为地方官,对寇準怀恨在心。王钦若于景德二年初回朝复任副相后,因不愿与寇準同朝执政,于四月间自请罢副相。此后,一直伺机报复。 景德三年初,王钦若利用宋真宗的虚荣心,向宋真宗进谗言说,寇準力劝真宗亲征,是利用他“孤注一掷”,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是一件蒙受耻辱的事。王钦若别有用心地将澶渊之盟的责任,完全推到反对议和主张抗辽的寇準身上。显然,王钦若的离间计发生了作用,景德三年二月,寇準被罢相出任地方官,副相王旦升为宰相,王钦若也因而升为执政,任知枢密院事。”
“于是,宋真宗向王钦若询问雪耻之策,王钦若明明知道真宗当初因惧辽而求和才签订这城下之盟的,却故意说:“陛下以兵取幽蓟,乃可刷此耻也。”真宗当然不敢采纳出兵以雪耻的对策。王钦若就乘机提出,只有举行封禅“大功业”,才能“镇服四海,夸示戎狄”。封禅是秦汉以来帝王建有非常功业,并得到上天所赐“祥瑞”才能进行的。为了使封禅能名正言顺地进行,王钦若对真宗说:“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这即是说“天瑞”可以伪造。真宗私下里决定伪造“天瑞”,以便进行所谓“大功业”的封禅活动,但宰相王旦反对说:“封禅礼,旷废已久,若非圣朝承平,岂能振举?”真宗只得说:“朕之不德,安能轻议。”(4)这时,一方面由王钦若去向王旦说明真宗进行封禅活动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真宗又请王旦到宫中赴宴,以赐酒为名,贿以整壶珍珠,王旦也就不再持异议了。”
真是逆天。
“早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四月,首都开封就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昭应宫(后改玉清昭应宫),以供奉“上帝”和“天书”。由于所费不赀,当时遭到包括宰相王旦在内的群臣谏阻,丁谓却说:“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且所以祈皇嗣也。”(5)王旦等遂不敢再谏。玉清昭应宫历时数年才建成,极尽奢华,消耗了巨额财富。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又编造赵氏始祖是“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降临于皇宫内的延恩殿,于是追尊其为圣祖,供奉于玉清昭应宫,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太逆天了。
藤冢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田赋、“沿纳”与田赋征收时间的改进
“例如,南唐随田赋征收的杂税,就有十四项之多,如盐博绸绢、加耗丝绵、户口盐钱、耗脚、斗...
-
官、职、差遣的形成
“官(寄禄官)、职(职名)、差遣(实际职务)三个系统,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低级官员只有...
-
澶渊之盟后的政治形势
-
仁宗时期的起义、兵变与叛乱
“庆历四年八月,保州(今河北保定)云翼禁军一指挥四百多人,在都监韦贵的鼓动下发生兵变,...
-
王安石变法
“田赋不均,主要是地主购买土地时,将田赋仍留给田产的原主人承担,而失去土地的民户则采取...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