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战争时期(上)第五篇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贝问:中国共产党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后,有什么具体表示? 毛答:在这次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曾经再三向全国警告过,对日战争是不能避免的,所有日本帝国主义者所谓“和平解决”的言论,日本外交家的漂亮词句,都不过是掩盖其战争准备的烟幕弹。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和平解决”、“投降”,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和发展,教员这一句话放到今日中美关系依旧正确。
有些人说:“现在的战争已经是全面性的战争。”这只说明了参战地域的普遍。从参战的成分说来则是片面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几个月来许多土地的丧失,许多军队的失利,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现在的抗战虽然是革命的,但是它的革命性不完全,就是因为还不是群众战。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没有人民,就不是全面的。
八路军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办法虽然目前收效尚未显著,但在将来必定会有成效的。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官兵、军民,从内到外,都是一致的原则,一直到今日。
问:据我所知,日本一面进行战争,一面又在上海放出和平空气。日本的目的究竟何在? 答:日本帝国主义在达到它的一定步骤后,它将为着三个目的再一次放出和平的烟幕弹。这三个目的是:(一)巩固已得的阵地,以便作为第二步进攻的战略出发地;(二)分裂中国的抗日阵线;(三)拆散世界各国援助中国的阵线。现在的和平空气,不过是施放和平烟幕弹的开始而已。危险是在中国居然有些动摇分子正在准备去上敌人的钓钩,汉奸卖国贼从而穿插其间,散布种种谣言,企图使中国投降日寇。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这段话依旧可以映照如今中美博弈下的现实,大争之世,日出东方。
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三)政府给予人民以全部必需的政治自由,特别是组织、训练和武装自卫的自由。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问:可是“民主集中”在名词上不是矛盾的东西吗? 答:应当不但看名词,而且看实际。民主和集中之间,并没有不可越过的深沟,对于中国,二者都是必需的。一方面,我们所要求的政府,必须是能够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这个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也一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这就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集中化是必要的;当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经通过民意机关而交付与自己选举的政府的时候,即由政府去执行,只要执行时不违背曾经民意通过的方针,其执行必能顺利无阻。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只有采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力量才特别强大,抗日战争中国防性质的政府必定要采取这种民主集中制。 引自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民主又集中,辩证与统一的最佳诠释!
146人阅读
Re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第一至二篇
(1)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无摘抄,对于形势的分析清晰全面,无需赘述。 (2)为...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第四篇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4)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第五篇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