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进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喜欢读"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 更多书评 34篇
-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这不就是前不久李医生的事情发生了之后网上的那副混乱愚蠢模样嘛。 那些高声叫喊着自由的人就是这种表现,“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我敢说那群人之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不了解事情原委就开始瞎喊瞎叫的,还以为自己思... (4回应)
2020-02-15 15:08 11人喜欢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这不就是前不久李医生的事情发生了之后网上的那副混乱愚蠢模样嘛。
那些高声叫喊着自由的人就是这种表现,“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我敢说那群人之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不了解事情原委就开始瞎喊瞎叫的,还以为自己思想正确,要引领全国向”自由“前进了呢。其实只是在家闷太久了,借这个机会泄愤,自我心理满足。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这也很常见,我自己也有点这样,有话也只在心里说。我确实是想在权力下“明哲保身”,要是我说出来了,遭殃的还是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源头在上面,领导要有一颗广阔的心,听听下面的意见,不要因为反对就开始幕后操作。(虽然这确实挺难,一个人站上高位之后,自信更足,再加上一些拍马屁的声音,难免会变得自以为是,原地踏步,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像我之前笔记里说的学校也是这样,连学校都这样,别说社会上了。
摘录一些毛在这篇中写的话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 。” “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 “ 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 4回应 2020-02-15 15:08 -
1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 引自第704页 总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必然经过长期的斗争与曲折的斗争。 短期的与直线的胜利是没有的。 —— 引自第216页 往往有这种情形,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 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 引自第412页 如果不把“外”弄清楚, 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 世界上没有这方面, 也就没有那方面。 所以有一个“古今”, 还有一个“中外”。 —— 引自第406页 ...
2020-02-14 15:17 6人喜欢
1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 引自第704页
总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必然经过长期的斗争与曲折的斗争。
短期的与直线的胜利是没有的。
—— 引自第216页
往往有这种情形,
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
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 引自第412页
如果不把“外”弄清楚,
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
世界上没有这方面,
也就没有那方面。
所以有一个“古今”,
还有一个“中外”。
—— 引自第406页
自盘古开天地,
一直到如今,
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
“今”就是现在。
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
还须通过去。
—— 引自第177页
2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
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
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 引自第215页
如果开头做点好事,
后来又做坏事,
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
—— 引自第261页
自己正确的东西便把它扩大,
不正确的东西便把它清除、取消。
—— 引自第418页
人家恭维你抬举你,
这有一样好处,
就是鼓励你上进;
但有一样坏处,
就是易长自满之气,
得意忘形,
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 引自第327页
不要把功劳变成一个包袱背在背上,
一切都不在乎,
这样,只会把功劳变成一种很重的负担。
—— 引自第416页
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
而是本领恐慌。
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
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
渐渐告罄了。
……
要工作做得好,
一定要增加他们的知识。
—— 引自第178页
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
一个往上一个往下,
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
—— 引自第181页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
自己懂了一点,
就以为满足了,
不要再学习了……
—— 引自第184页
3
正确的批评,
应加接受,
即使其批评有不确当者,
亦只可在其批评完毕,
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
加以公平的与善意的解释。
—— 引自第397页
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
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
—— 引自第409页至410页
正确不正确是指说话的内容,
有的对,
有的不对,
说得不对,
是在说的过程中发生的,
应该允许,说错了的,
以后可以纠正。
—— 引自第421页
要帮助别人,
首先要提高自己,
自己不进步,
要帮助别人是难得,
这一点要讲清楚。
—— 引自第418页
不要绝对地看问题,
要有耐心,
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
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
方有出路,
方能“安心立命”。
否则天天不安心,
痛苦甚大。
—— 引自第364页
没有团体,
这种力量是散的、零碎的,
人心是各管各的,
这叫做心不齐,力不合。
有了团体,心就齐了,
力量就结合起来了,
就能齐心合力干大事。
—— 引自第167页
比方我在这屋子站着,
他把我挤一下,
我若让他,
退一下,
这样一步一步会挤得我无容身之地,
所以,他挤来,
我们反挤一下,
挤回他到原来地位……
—— 引自第152页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 引自第590页
停止争论不是一方说了就算,
而必须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协议。
—— 引自第359页
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
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 引自第503页
待人以诚而去其诈,
待人以宽而去其隘。
—— 引自第722页
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
其结果都不妙。
—— 引自第737页
4
错觉和不意,
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
……
什么是不意?
就是无准备。
优势而无准备,
不是真正的优势,
也没有主动。
—— 引自第491页至292页
为使灵活不变为妄动,
慎重地考虑情况是必要的。
—— 引自第414页
没有人否认,
就是在某一一定时间内适用的方针,
它也是在流动的,
没有这种流动,
就不会有这一方针的废止和另一方针的采用。
—— 引自第496页
正面搞不通,
可以从旁的方面下手,
如打仗一样……
学习也是一样,
正面的东西一时看不懂,
就从旁的东西看起,
先打下基础,
就可以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
—— 引自第181页
许多人想一把抓,
结果没有抓到。
要一条一条地搞,
要用分析的方法,
搞了一条,再搞第二条,
这样搞下去,
先剩下十条,再剩下八条,
最后全部“消灭”。
—— 引自第422页
不决战就须放弃土地,
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
只好勇敢地放弃。
情况到了这种时候,
丝毫也不应留恋,
这是以土地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
—— 引自第507页
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
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
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
反之也是一样,
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
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
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
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
—— 引自第525页
大作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想像写作的,
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行的。
……
事非经过不知难,
每每一件小事却有丰富的内容,
要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才会知道。
—— 引自第123页至124页
如果我们观察问题是走马看花的,
各样都弄一点,
这只是空花费了时间,
一事无成。
—— 引自第381页
假若丢掉主要矛盾,
而去研究细微末节,
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仍是无发言权的。
—— 引自第382页
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
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
把你当做好朋友看,
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
—— 引自第383页
我们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从整个事物中抽出问题来作分析,
再加以综合。
—— 引自第375页
回应 2020-02-14 15:17 -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两种方针:1、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2、汉奸和亲日派分子妥协退让。 坚决抗战的方针:八大纲领。 两种前途:1、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2、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彻底战胜日寇的十大救国纲领: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
2016-11-20 15:14 5人喜欢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两种方针:1、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2、汉奸和亲日派分子妥协退让。 坚决抗战的方针:八大纲领。 两种前途:1、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2、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彻底战胜日寇的十大救国纲领: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抗日的外交政策,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抗日的民族团结。 必须抛弃单纯政府抗战的方针,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方针。 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国际援助,都表明中国需要进行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必须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的政策,才能进行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中的投降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在达到它的一定步骤,放出和平烟幕弹。克服投降主义:言论上指出投降主义的危险,行动上组织人民群众制止投降运动。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处在片面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渡期中。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弱国;敌人是一个小国,强国。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在外线单独作战。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就发生了。一切行动的指导原则是根据一个基本原则: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6个战略纲领,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配合正规战争,争取最后胜利。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一个问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正规战争相配合的问题。有三种,战略的,战斗的和战役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根据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随着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四个问题,是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问题。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五个问题,是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其必要和可能,也是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六个问题,是指挥关系的问题。 三种根据地: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 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这个部队去战胜敌人,发动民众。一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只有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装部队、战胜了敌人、发动了民众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逐渐的具备之后,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根据地巩固地向前发展,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办法。 在游击战争已经起来并有相当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敌人停止了对我全国的战略进攻、采取保守其占领地的方针的时候,敌人向游击战争根据地的进攻是必然的。这时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 在已将敌之进攻打破,敌之新的进攻尚未到来的时候,是敌取战略守势,我取战略攻势的时候。 游击战争的指挥原则,一方面反对绝对的集中主义,同时反对绝对的分散主义,应该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 论持久战 抗战10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两种观点的错误: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 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需要三个条件:1、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2、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3、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持久战的根据。 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决定着最终胜利的属于中国。 驳亡国论:时代的特点。具体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 亡国论和速胜论是不对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种持久战具体的表现为三个阶段:1、敌之战略进攻,我之防守,2、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3、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同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不能分离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 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持久战最好的方针,即运动战的方针: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这个方针实行起来,离不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在战争形式上表现为运动战。它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共产党员应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的作用。团结全民族,反对民族中的奸细份子。大胆发展自己和组织坏分子侵入。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关心干部,善于识别,使用,爱护干部。 共产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扩大党内民主,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 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阶级斗争服从民族斗争。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第二部分:读后感 这周,只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前半部分。该书包含众多知识和思想,读起来不那么容易,要领会其中精神,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放慢速度,细细品味。 书中很多观点,都罗列出很多分析,用证据或者经验去支撑这些观点。正如第一卷中讲述的辩证法,看待事物要用辩证思维,反对主观主义,反对片面化。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分析其原因和结果。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采用积极的做法。 看待事物,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摒弃局部的。正如“持久战”,全面分析敌我情况,总结出:胜利属于中国。亡国论、速胜论都是错误的。 游击战争的战略,包含众多精髓,我们要学习它,也要了解这种思想产生的条件,全面了解它,吸取它,运用它。 关于《毛泽东选集》众多读者都有深刻的见解。目前,我只理会到片面,是局部的,不全面的。就不太敢过多书写。这本书不该只读一遍,应该读上个4、5遍,才能称得上理解书中精髓。 2016.11.20
回应 2016-11-20 15:14 -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
2019-07-02 16:37 2人喜欢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回应 2019-07-02 16:37
-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两种方针:1、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2、汉奸和亲日派分子妥协退让。 坚决抗战的方针:八大纲领。 两种前途:1、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2、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彻底战胜日寇的十大救国纲领: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
2016-11-20 15:14 5人喜欢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两种方针:1、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2、汉奸和亲日派分子妥协退让。 坚决抗战的方针:八大纲领。 两种前途:1、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2、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彻底战胜日寇的十大救国纲领: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抗日的外交政策,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抗日的民族团结。 必须抛弃单纯政府抗战的方针,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方针。 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国际援助,都表明中国需要进行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必须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的政策,才能进行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中的投降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在达到它的一定步骤,放出和平烟幕弹。克服投降主义:言论上指出投降主义的危险,行动上组织人民群众制止投降运动。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处在片面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渡期中。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弱国;敌人是一个小国,强国。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在外线单独作战。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就发生了。一切行动的指导原则是根据一个基本原则: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6个战略纲领,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配合正规战争,争取最后胜利。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一个问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正规战争相配合的问题。有三种,战略的,战斗的和战役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根据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随着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四个问题,是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问题。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五个问题,是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其必要和可能,也是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 游击战争战略的第六个问题,是指挥关系的问题。 三种根据地: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 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这个部队去战胜敌人,发动民众。一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只有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装部队、战胜了敌人、发动了民众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逐渐的具备之后,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根据地巩固地向前发展,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办法。 在游击战争已经起来并有相当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敌人停止了对我全国的战略进攻、采取保守其占领地的方针的时候,敌人向游击战争根据地的进攻是必然的。这时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 在已将敌之进攻打破,敌之新的进攻尚未到来的时候,是敌取战略守势,我取战略攻势的时候。 游击战争的指挥原则,一方面反对绝对的集中主义,同时反对绝对的分散主义,应该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 论持久战 抗战10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两种观点的错误: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 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需要三个条件:1、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2、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3、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持久战的根据。 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决定着最终胜利的属于中国。 驳亡国论:时代的特点。具体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 亡国论和速胜论是不对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种持久战具体的表现为三个阶段:1、敌之战略进攻,我之防守,2、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3、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同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不能分离的。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 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持久战最好的方针,即运动战的方针: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这个方针实行起来,离不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在战争形式上表现为运动战。它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共产党员应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的作用。团结全民族,反对民族中的奸细份子。大胆发展自己和组织坏分子侵入。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关心干部,善于识别,使用,爱护干部。 共产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扩大党内民主,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 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阶级斗争服从民族斗争。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第二部分:读后感 这周,只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前半部分。该书包含众多知识和思想,读起来不那么容易,要领会其中精神,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放慢速度,细细品味。 书中很多观点,都罗列出很多分析,用证据或者经验去支撑这些观点。正如第一卷中讲述的辩证法,看待事物要用辩证思维,反对主观主义,反对片面化。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分析其原因和结果。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采用积极的做法。 看待事物,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摒弃局部的。正如“持久战”,全面分析敌我情况,总结出:胜利属于中国。亡国论、速胜论都是错误的。 游击战争的战略,包含众多精髓,我们要学习它,也要了解这种思想产生的条件,全面了解它,吸取它,运用它。 关于《毛泽东选集》众多读者都有深刻的见解。目前,我只理会到片面,是局部的,不全面的。就不太敢过多书写。这本书不该只读一遍,应该读上个4、5遍,才能称得上理解书中精髓。 2016.11.20
回应 2016-11-20 15:14 -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总的战略方针:在战略的防御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术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术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 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对于使用游击队,好像渔人打网一样,要散得开,又要收得拢。当渔人把网散开时,要看得清水的深浅,流的速度和那里有无障碍,游击队分散使用时,也需注意不要因为情况不明,行...
2019-05-10 16:42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总的战略方针:在战略的防御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术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术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 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对于使用游击队,好像渔人打网一样,要散得开,又要收得拢。当渔人把网散开时,要看得清水的深浅,流的速度和那里有无障碍,游击队分散使用时,也需注意不要因为情况不明,行动错误而受损失。渔人为了收得拢,就要握住网的绳头,使用部队也要保持通讯联络,并保持相当的主力在自己手中。打鱼要时常变换地点,游击队也要时常变换位置。分散,集中和变换,是游击战争灵活使用兵力的三个方法。 游击战争战略原则的最中心的问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抗日游击战争中的重要问题:建立根据地。由于敌人的前线将深入和纵断我国的中部,小半甚至大半的国土被控制于敌手,成了敌人的后方。我们要在这样广大的被敌占领区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他们的前线,使敌人在其整个占领地上不能停止战争。 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 敌我之间的几种包围:从整个抗日战争看来,由于敌之战略进攻和外线作战,我处战略防御和内线作战地位,无疑我是处在敌之战略包围中。这是敌对于我的第一种包围。由于我以数量上优势的兵力,对于从外线分数路向我前进之敌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和外线作战的方针,就使各个分进之敌的每一个处于我之包围中。这是我对于敌的第一种包围。再从敌后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看来,每一孤立的根据地都处于敌之四面或三面包围中,前者例如五台山地区,后者例如晋西北地区。这是敌对于我的第二种包围。但若将各个根据地联系起来看,并将各个游击战争根据地和正规军的战线联系起来看,我又把许多敌人都包围起来。例如在山西,我已三面包围了同蒲路(路之东西两侧及南端),四面包围了太原城;在河北、山东等省,亦有许多这样的包围。这是我对于敌的第二种包围。 游击战争的指挥原则,一方面反对绝对的集中主义,同时又反对绝对的分散主义,应该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一句话,就是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以上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这是唯一标准。 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革命呢?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现在还不应该破坏一般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制,要破坏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就叫做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要靠无产阶级来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主力军是工农大众。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 新三民主义即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 整个中国革命是包含着两重任务的。这就是说,中国革命是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在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样两重任务的。 进步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要取消它呢?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三三制”。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而要达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 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但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些条件是:(1)我们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我们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没有这些条件,中间势力就会动摇起来,或竟变为顽固派向我进攻的同盟军;因为顽固派也正在极力争取中间派,以便使我们陷于孤立。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同顽固派的斗争,不但是为了防御他们的进攻,以便保护进步势力不受损失,并使进步势力继续发展;同时,还为了延长他们抗日的时间,并保持我们同他们的合作,避免大内战的发生。
回应 2019-05-10 16:42
-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
2020-10-28 09:07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地,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闭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行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 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引自第359页 回应 2020-10-28 09:07
论坛 · · · · · ·
第352天阅读心得~寻找读书伙伴 | 来自石人一只眼 | 2021-01-15 | |
this book is brilliant! | 来自瑞丰 | 6 回应 | 2019-08-12 |
毛爹总是那么的高屋建瓴 | 来自斗斗堂 | 2010-08-04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
人民出版社 (2005)9.1分 602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人民出版社 (1966)9.1分 178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1991)9.1分 58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乡土中国 (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 杨奎松推荐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纸遁)
- 我的藏书 (刘洒洒)
- 终余一生,也不能读完的书籍(精华) (Deffrro-ZI)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9-28
收入多篇毛在抗战早期的经典之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纪念白求恩诸篇更是影响深远。可以不喜欢毛,但读历史最好少带些预设立场,心平气和地看待前人功过是非。
7 有用 揚之 2019-09-26
这个水平,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有人高过的。蒋跟他比,当然是不行了。只是水平是一码事,气度是另一码了。
10 有用 李泰城 2017-03-02
论持久战,是给这本五星的理由
3 有用 Bill 2008-12-04
新民主主义论
11 有用 阿懒 2010-01-01
用管理的角度读毛选。2009-10读过
0 有用 维摩诘 2021-01-21
0 有用 Angleˋ花茶. 2021-01-21
可以把毛选看作是一本历史书,它详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到御敌于国门之外,打败16国联军,在板门店和天下第一强国平起平坐的历史,也详实的记录了一个民族从农业文明成功转型工业文明的历史。当作者接手中国时,山河破碎风飘絮,当他撒手人寰时,中国已经拥有原子弹氢弹,为子孙后代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0 有用 没我跑得快 2021-01-20
不管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分析的很清楚,真的是上帝视角
0 有用 碳基二足生物 2021-01-15
如果把它当作政治书来看真是索然无味,甚至有种从小到大很多内容都是从里面摘抄的。但把自己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处思考写作时的环境,对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高度有极大提升帮助,明显能够提高个人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里面有些演讲稿像是忽悠用,激发当时的斗志情绪。
0 有用 诗写云上 2021-01-13
在读这一卷之前,曾经零零散散的看过其中的部分文章。当时只认识到毛主席对国内局势的神一般的把握。读完这一卷,才发觉毛主席对整个世界大势和国际格局都有着全方位的、全面的、几无误差的预测性的把握。这本书不是满分固然是由于某些愚蠢分子作怪,可这般对真理的践踏还是令人痛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