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楔子
- 章节名:第一部 楔子
*重要人物*: 秦国 嬴师隰:xí,秦献公 嬴渠梁:秦孝公。贾谊《过秦论》:“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嬴虔:qián,献公庶子,嬴渠梁长兄。 子岸:嬴虔部将, 小说虚构人物。 甘龙:上大夫 公孙贾:长史 魏国 公叔痤:cuó,魏丞相,少梁之战为魏军统帅,被俘。(排挤吴起,举荐商鞅。) 被俘见于: 《史记 卷五 秦本记》:“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 《史记 卷十五 六國年表 》:“二十三 與魏戰少梁,虜其太子” 《史记 卷四十四 魏世家》:“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 《史记 卷四十三 赵世家》:“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 此处言及“太子”,存疑。 公子卬:áng,古同“昂”,魏卬,魏军副将,魏惠王的庶出弟。 庞涓:上将军 *背景知识*: ⑴秦国世系: 秦襄公 - 文公 - 宁公 - 武公 - 德公 - 宣公 - 成公 秦缪(穆)公 - 康公 - 共工 - 桓公 - 景公 - 哀公 - 惠公 - 悼公 - 厉共公 -躁公 - 怀公 - 灵公 秦灵公(迁泾阳) - 简公(嬴悼子)- 惠公 - 出公 (嬴改政变)- 秦献公(东徙栎阳) 秦孝公(商鞅变法) - 秦惠文王(車裂) - 武王(舉鼎) - 昭襄王(張儀、白起) - 孝文王 - 庄襄王 - 秦始皇 ⑵秦都之迁徙: 国都 雍城 - 东迁 栎阳 lì ①雍 《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秦始皇本纪》:“德公居雍大郑宫。” ②泾阳 《秦始皇本纪》:“肃灵公居泾阳。” 关于灵公是否真正迁都泾阳。参见:王国维《秦都邑考》:“又案《秦本纪》,于献公即位前,说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河西地。孝公元年,下令国中,亦曰“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不得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国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疆,徙治栎阳,且欲东伐”云云,似灵公之世,国势颇蹙,又未尝东徙。《秦始皇本纪》后虽云灵公居泾阳,然于其陵墓,则云葬悼公西,悼公葬雍,则灵公亦葬雍。厥后简公出子亦葬于雍。是灵公虽居泾阳,未尝定都也。然以其经营东北观之,则其居泾阳之事,殆无可疑。河西之失,亦非尽事实。《本纪》书简公六年,堑洛城重泉,而灵公之子献公未立时亦居河西,则河西仍为秦有。不过疆埸之事,一彼一此,时有之耳。孝公下令,欲激发国人,故张大其辞。观《本纪》、《六国表》所纪灵公时事可知矣。” ③栎阳 《秦本纪》:“献公二年,城栎阳。” ④咸阳 《秦本纪》:“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秦始皇本纪》:“孝公十三年,始都咸阳。”
上图:秦都邑之迁徙⑶河西之戰 秦國與魏國為爭奪河西地區發生的前後反復的數次交戰。 参考资料:1.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 1998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河西之戰 河西之地:秦人所谓河西之地,军事之关键点在于:龙门渡口-少梁-函谷关一线。
上图:河西之地① 洛阴之役:公元前三六六年,魏在武都(一作武堵,又称武城,在今陕西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接着秦又打败韩魏联军于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南),秦开始战胜魏于河西一带。 ②石門山之役:公元前三六四年秦进而攻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大败魏军,斩得首级六万,由于赵出师救魏,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对魏国的首次重大胜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史记·周本纪》)。
上图:洛阴之役-石門山之役③第一次少梁之战:次年(前三六三年),秦攻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赵又出兵来救(《史记·赵世家》)。魏依靠赵的救援才挡住秦的攻势。 ④第二次少梁之战:即小说楔子描述的。前362年,秦乘魏與韓、趙戰於澮水之機,以庶長國為將,再次攻擊魏少梁,擊敗魏軍,俘其主將公孫痤,并佔領繁龐。 ⑷秦军制:(晕)秦的官职与爵位相混杂,有时不分。秦有二十等爵位。并且规定行政官员也要打仗,根据爵位的不同进行编成。 小夫:地位最低的兵,无爵 卒:从1-4级爵都是卒,1公士(步卒),2上造(乘兵车),3簪裊(兵车驾驶员),4不更(车长) 屯长:5个步卒(为一伍)的头。推理一下,其爵不过公士。 百人主:带100个步卒。 五百人主:可以拥有短兵(刀剑兵)五十人。爵位不详。 二五百主: 将:自左庶长到大良造都是将军。(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 ⑸魏国世系: 魏文侯(李悝kuī 变法,吴起 克函谷关)- ⑹魏都之迁徙: ①安邑: ②大梁:今开封东南,魏惠王九年(前362(?前361)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國遷都大梁。 *其他* 大纛:dào 宵衣旰食:gàn 晚 黼黻:fǔ fú 斧
上图:黼与黻
dindinw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 楔子
-
第一部 第一章 六国谋秦
“六国谋秦”本身为作者虚构。但并非完全架空,历史上的逢泽之会发生于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
-
第一部 第二章 国耻昭昭
齐威王爽朗笑道:“田因齐以为,国宝者,国家栋梁之才也。田因齐不才,数年来寻觅这种国宝,...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