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陌生的面孔
读过 倭奴在華煤業投資四十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1914年)以後,倭奴欲積極掌握東北和華北的煤鐵礦資源,蘊藏量豐富而尙未大量開採的山西煤礦,自然成爲其覬覦的目標,於是倭奴財閥在其政府的運作之下,共同組織興源公司和大源礦業株式會社,企圖利用中國複雜的政商關係,投資山西省的煤田。此投資計畫雖然沒有順利地進行,但中倭戰爭爆發、倭軍佔頜華北後,爲實行「以戰養戰」策略,委託大倉財閥檵續在此經營,以供給軍需,意味著國家的力量一直主導著倭奴民間企業的對外資本輸出,也顯示出近代倭奴對外投資的一大特色。 本章主要根據倭奴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和三井、大倉等財閥的檔案,配合中國礦業方面的資料,以倭奴對山西的煤礦投資作一個案研究,企盼能刻劃倭奴對華煤業投資的特徵。首先分析中倭戰爭以前倭奴對山西煤礦投資行動的步骤;其次闡述山西豐富的煤礦資源,以明瞭倭奴所以選擇此地的自然因素。而從中倭的政商關係中,可以認識到在國際競爭的環境下,倭人爲了要達成其投資目的所採取的行動和付出的代價,以及中國官僚如何利用其有形與無形的「資源」。 引自 一 前言
3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