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民放蛊传言
晃县距离玉屏34公里,上午10点多,旅行团行至距腐晃县16公里的鲒鱼铺,此地已属费州,市镇东边一个牌子写着 “湘黔交界处”,杨式德在这里买了碗白薯吃,前半日他在路上见到袁复礼,“穿西服、皮鞋,手里提着斧头随时打击山石”,休息时,又看到了闻一多,“戴礼帽,穿中式浅色长衣,腰朿黑带,斜插着大烟袋,下面鄉着腿,拿着手杖,充满了仆仆风生的意味”?。不少学生在省界合影留念,在黄培云扭任小队长的第一大队第二中队第五分队老照片里,你能看到那块竖起的“黔交界处” 牌子,一棵大树和一座不高的牌楼,但最引人注意的,是好几个学生胸口挂着面具。张寄谦所编一书为这张照片作注说,“为了防街传闻苗民放盅的伤害,少数小分以员戴上了外科面具”。易社强的书则解释,有人戴上面具,据说这样能颈防疟疾。无论是哪种说法,在1930年代,一般人的印黎里,贵州不只是一个贫穷的省份,更是一个充斥著燒气症疾和盡森的神秘所在。1937年,甚至 《中国红十字会月刊》这样的杂志都会煞有介事地说起放蛊,“放蛊的人……每年至少要放一次,要不然自己就得死去的。”
15人阅读
人来人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在路上再造故乡
这是有着本地人与外地人双重身份的沈从文思考的大问题,在“长沙临时大学、中央军校向川川滇...
-
张学良凤凰山
张学良在凤凰山的行动还算自由,虽然走到哪里都有便衣随行。他经常打网球,也常下到江边钓鱼...
-
苗民放蛊传言
-
中国人的时间
10点15分,对岸的沙滩又小了一些,雨下大了,密密的珠帘挂在露台外面,隔开了 延处的祝圣桥和...
-
抗战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高调”可能是官僚主义,可能是何不食肉廢,也可能是少年意气,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它还可...
> 查看全部2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