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
序言 精神分析学派跟其他心理治疗学派比,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潜意识的工作。 防御机制:退行,及各种能力的削弱和丧失。 潜意识的蛛丝马迹: 一个人能够表达的愿望,并不能狗反映他的潜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却能够反映潜意识。比如一个人希望自己生活有规律,不要熬夜,但他却做不到,所以,他的行为呈现了潜意识层面的自虐倾向,以及死亡焦虑。为什么是死亡焦虑呢?因为睡觉意味着结束这一天,死亡意味着结束这一辈子,在潜意识层面,他觉得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所以他不敢睡觉。记住,不是睡不着,而是不敢睡着。 如鱼得水-潜意识层面近乎本能地知道怎么做。 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句话说,要尽可能地让潜意识意识化,或者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觉醒的活着。 潜意识不仅是深渊,同样也是智慧的宝藏。 如何确定潜意识意识化了呢? 1.自我意识范围扩大。(能够感受到更多别人的需要、短暂的失控) 2.情绪的改变。(我们以往的抑郁、焦虑、恐惧的情绪发生巨大改变时,就表示某些被我们压抑的东西已经浮现到了意识层面。) 3.行为上的改变。(作息不规律、熬夜---自我攻击的行为)这种象征性的自杀行为,有可能是向他人的攻击没有办法释放出去之后发生逆转,进而向自己攻击的结果。当他意识到这点后,自我攻击就可能会减少。 自恋的人的一些特征:夸大自我,包括能力和自己的重要性。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记住,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退行与固着:与成长背道而驰 退行:啃老、控制、遇到麻烦事就睡觉、丧失了对性的兴趣、不苟言笑、对美食等的依赖。 能力变弱或丧失: 1.运动障碍 2.语言障碍 3.记忆力 4.智力 5.专注力 6.社交技能 7.无法转化工作和娱乐 8.判断力 感谢死亡本能,感谢来访者的阻抗,才有了精神分析这个行业,这叫本我阻抗。 投射:让世界如我所愿 投射跟安全感有直接关系。 什么是理想的人生? 一个回答是:认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饱满的。 情感隔离的本质,是对智力的压制。为什么要隔离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智力撑不住(智力的使用被我们赋予了太多象征性意义,比如堕落、投机取巧、背叛父母和文化等)。我们的智力发挥得越好,就越不会限制我们表达爱恨情仇,因为在智力的呵护下,情感表达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智力还可以在过度情感表达之后收拾残局。 强迫性重复:某种程度几乎等于命运 * 强迫性后悔。后悔成瘾:潜意识层面夸大自我可以使时间倒流,因果倒置。意识层面-因为错了,所以后悔。但是潜意识层面-因为要后悔,所以错了。 * 强迫性冲动行为。(暴饮暴食、购物,看APP等)这种行为导致重复性惩罚,并对惩罚成瘾。 * 强迫性自虐。自虐带来的痛苦可以抵消一些内疚。这些内疚感一般来自对父母的背叛感、幸福或成功之后的不配感,以及低存在感对持续自我刺激的需要(相当于我内疚,故我在) * 强迫性失败。失败的潜在目的也许是满足父母潜意识的愿望,或者避免自己潜意识里夸大的自我去毁灭世界和他人。 * 强迫性破坏关系。-认识、亲密、融为一体、冲突、破裂。自我觉察比较好的人,都可以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我的亲密关系为什么总是这个样子呢? 阻止强迫性重复大约有三个思路: 1.增加自我觉察。增强大脑皮层对原始大脑指挥行为的观察,相当于建立起了超越原始大脑封闭性神经回路的新回路,也相当于更多地使用智力,而不是仅仅使用情绪。 2.找精神分析师。 3.借助外力。 攻击性:人的基本动力。
普起小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