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式百龄事件揭示了洋务运动时期外国专家工作的两个特点。其一,为了能够以教官身份在中国这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发挥作用,个性很重要。骄做,固守个人的先入之见和期待,激越狂热,追求符合西方标准的完美性,自尊自大和满怀产生影响、获得地位和权力的欲望等做法,有得于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雇主想要得到的首先是忠诚和听命的职员,也将这些职员视为由其自主进行的改革事业的辅助力量。对于想要留下来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来说,重要的是保有耐心,赢得中国官员和指挥官的信任,尽可能地融入主流社会,即使这样做并不能取得如个人野心所希望的那种完美结果。激进的改革只能来自内部,没有任何外国教官处于一种可将这些改革付诸行动的地位。 其二,对于自强改革来说,各种西方模式也处于竞争态势,此处涉及的主要是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之间的竞争。用德国的规制替代英国规制的尝试,在式百龄个人那里未能成功,但是这一失败不会是仅有的一次。关键在于,英国的影响早已在培养海军学员方面发挥作用了。在此期间晋升为舰长的中国海军指挥官不想也不能否定他们所受的教育。因为缺少可使海军部队在其中占据一个确切地位的全社会性改革理念,中国军官似乎认为,自上而下强制推行转向德国规制的改革是毫无理由和意义的。他们奋起反对这种改革,坚持他们早已十分熟悉且运用自如的形式和方法。 引自第135页
1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