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也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 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悲哀的人,囚禁于小小的颅骨中,禁锢在不断跳动、最为私密的心里。 罗伯特*弗罗斯特: 我并不害怕,那群星间的虚无 没有人居住的星际。 它就在我心里, 恐吓我的,是我自身的荒原。 存在的核心就是虚无。 人类的"普世冲突":"成为一个个体就必须承担全部的、根本的、永世的、无法克服的孤独。 最好的关系是个体以彼此无所求的方式建立关联。 匮乏之爱是一种"自私的爱"或者"爱的需求",而存有之爱(愛他人之存有)是"无所求的爱"或者"无私的爱"。马斯洛认为存有之爱是非占有性的:是欣赏而非需求。这种爱更丰富、变高阶、是更珍贵的主现体验。 弗洛姆相信爱的最根本形式是友爱。友爱是与所有人联系在一起但却不带有独占性。 性可以用于抑制死亡熊虑。 在性的诱惑中有着某种极为神奇的力量,它是抵御对自由的意识和焦虑的强大堡垒。 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越谈下去感觉两个人越亲密。我们好像越过一层又一层的浮华,直到两个人一起达到核心之火。这是我不曾有过的经验。我们凝望彼此的双眼,半震惊半陶醉地发现我们共处于这种境界之中。这种感情强烈得就像是激情的爱,却又包容万物。我离开时充满困惑,几乎无法返回日常事日务之中。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把病人带到能够做出自由选擇的境地。 "关系产生治愈", "心理治疗是从孤独到关系的循环过程。" 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极高的个人反省力,因而也比大多效人更敏镜地感受到人类的存在处境和宇宙的漠然性。他们也因此承受着更强烈的无意义危机并带着从绝望中产生的暴烈力量,投人到创造活动中。 我在悲惨的生活中苟延残喘。 人发现本来认为绝对的价值观其实是相对的。 没有人能够一 直实现目的,一直有所创造。 没有人可以接连不断地获得成功。正确的方向是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而非目的的达成。 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文明总是在向令人期望的方向前进,这也是近代才有的观念,在 17 世纪末之前尚没有形成这种观念。 生命只是存在着 ,我们则恰好被投人其中。生命 不需要理由。 休谟,只有沉醉在生活之中,才能继续活下去。 追问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流逝。
五所涂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亚隆提出,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与人类面临的四大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s)有关:死亡...
-
孤独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