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
back2Augest
读过 心力
01思维阻断: 给情绪安装开关,就能控制焦虑 * 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迅速地从上一个球的得失中走出来,不去听观众的呐喊,不去想和陈静有几分差距。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很专注地去感受球台的触感、给我的手带来的反馈,并且伴随这个小动作,给自己一点时间缓冲,去想下一球的策略,去仔细而敏锐地观察对手。 * 最后一局,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动作,每一次都在清空之前的失误和成功,让我能够专注在新的一球上。 * 当我找回对比赛本身的专注,而不是反复想着刚发生的失误、想着奥运卫冕,我最终赢得了胜利,而且是21比5,大比分取胜。 * 因为我只是在告诉大脑,这时候千万不要做什么,告诉自己千万不要紧张!但是大脑该干嘛呢?不知道。 * 2025/04/13 发表想法我最近就想着要放空自己的大脑原文:奥运冠军必须要学会一件事:在正确的时候放空自己的大脑。 02失败清单: 认清“失控感”,最大限度控制意外 * 发生意外状况时,正常人都会有一种失控感。这种失控感会让人觉得事情很严重,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一旦有了失控感,一般人都会本能地沮丧、本能地自暴自弃。 03迷信习惯:给自己设计一个小动作,做好心理暗示 *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万维钢老师曾经很精辟地总结说:所谓“迷信”,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寻找“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 04自我激励:学会30度原则,才能时刻保持耐心 * 成年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再奢望别人的称赞。因此,怎样做好自我鼓励就是本章的主题。 * 因为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引导我少想赢的结果,多想赢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我都不去想到底会不会赢、赢了又如何,而是想我该如何把这一球打好。当我把这种心态套用到正式比赛中,给自己“打鸡血”的话就变成“邓亚萍!你的准备很充分!你可以打好这一球!”我发现自己更冷静、更专注,甚至也更兴奋了。 * 要面试,不知道主考官要问什么,你可以这样给自己打气:至少我把自己的优势剖析得很清楚!主考官问起为什么要录用我,我能给出很好的回答。 05角色定位:如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 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都是不服输而且非常拼命的。比如篮球运动员科比。篮球迷可能都知道,科比有个绰号叫“黑曼巴”,这是一种毒蛇,体型纤细,攻击速度极快。 科比为什么给自己起这样一个绰号?这其实是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他希望自己在球场上就像“黑曼巴”一样,行动速度极快、攻击力极强,最好是让对手都怕他,见到他就“怂了”。 其实我也很喜欢 06如何用特定动作唤醒“强大人格”? *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自己,他是个谨慎、细腻的人,有了这种自我认知,他也就不紧张、不害怕考场上犯错了。 07好的对手会让你遇强则强 * 我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怕输就会紧张,想赢就不会。”好多人都问我,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08执行意图:大脑服从“自动程序”,对抗拖延症 * 一般人在做计划的时候,都不会考虑到各种临时的状况,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09例外控制:如何既保证休息,又保证高效 * 人天生具有惰性。因此,在制定计划之前,要预先设想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并为这些阻碍设置好备案。 * 但能够从伤病中走出来的运动员都有一个特点,即使是什么都不能干的状态,这些运动员还是会制定严格的训练日程,包括对比赛视频进行复盘,适当的康复训练安排,连休息、吃饭甚至睡觉的时间,都规划得一清二楚。 * WOOP 10挑战清单:学一招,就能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 * 他解释说,你之所以觉得运气越来越好,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幸运之神在眷顾你。其实就是你自己的自信心在不断累积。 * 上面写一些你觉得有点难度,但做好了会很有成就感的事。 13注意力太集中才会效率低? * 但我的经验是,你同时要有一个“not to do list”。 * 注意力无法集中,可能正说明这件事没那么难。 14精准练习:快速锻炼出自己的优势 * 甚至我要说,大家经常会面对一个选择:是要一招鲜,还是全面发展?我的建议是,战略上你得均衡、全面发展,但第一步,你先要做好一招鲜。 你必须要有一个能让自己感受到快感、感受到成功的核心技能。 15高效训练的关键:记录、思考、总结 * GRAI复盘法 16谈从零开始学习英语 * 你聪明,我多干点,咱俩或许也能扯平。 * 要肯放下,肯归零。 17思维进步:学会一个词,永远不会向失败低头 * 后来的我,在接纳了有时会失败的自己后,心态提升很大,变成“想赢,但是不怕输”。输了又怎样,挫折是最好的鞭策,如果我们输不起,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赢得起? 19詹森效应:应对失败的正确姿态,怎样才能愈挫愈勇 * 不是说不要反思失败,一定要。这点别误会。但不要过度地沉溺于失败,不要总是想做太多的自我批评。 * 如果说每一次输球都一定要找到个内在的原因,这是很难的。生活中、职场上,如果每一个失误都要找自己的责任,同样是不现实的。 20应对变化的唯一出路是主动出击 *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悉心留意外界的变化。越早发现,就能越早调整。 21矛盾意向法:顺从压力也能对付压力 * 总之,我是把各种坏的可能都想象一遍。但也挺神奇的,每当我把这些最差的情况想象到,我反而会放松下来。我就告诉自己,反正我已经做好准备了,要是因为紧张出错了,我也不能控制,是不是 22运动员怎么对付焦虑:系统脱敏训练 *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通过持续的刺激—放松,让运动员最终对最焦虑的情境都不再害怕了,也就脱敏了。 23对抗“考前崩盘”,助你轻松应战 * 很多时候,不只身体运动是这样,脑力劳动同样如此。比如背单词,你肯定也有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但事实上,越过了某个临界点,你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就会重新提升。 * 感觉很挫败,所以想放弃;感觉很疲倦,所以撑不下去。这都是快系统。只要够努力,可以重新振作;只要稍稍休息一下,就可以再拼下去。这就是慢系统。简单来说,要战胜自己,你就必须让自己从快系统切换到慢系统。 24意象训练法Ⅰ: 用碎片时间提升技能 * 纳达尔曾经介绍过,比赛前会先在脑海中想象自己比赛的样子。想象自己站在球场上,拿着球拍;想象汗水流下额头、掉落场地。他还会想象自己在场地上奔跑、跳跃甚至摔跤,想象膝盖划过场地。更重要的,他要代入现场的所有因素,代入观众的呐喊和唏嘘;想象第一排的观众穿着蓝色外套,戴着黑色帽子,一脸严肃的样子。纳达尔要代入自己紧张、兴奋、激动的情绪,感觉心脏在打鼓、呼吸加速。 25意象训练法Ⅱ:日常心理暗示让你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 这种跑步我常称之为“打卡式跑步”。就像上班一样,身体到了健身房,但是你的心没到。只要跑完了半小时,让自己出出汗,就是对自己有交代了,也不求什么速度或者耐力的提升。 26“坚持”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有效利用意志力 * 等到了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意志力好像突然不见了,做什么都半途而废。 28答喜马拉雅听友问 * 很多人喜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就算不至于每件事都要赢,但也都要问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极致。 * 工作出了问题,完全不觉得公司或者老板有责任,只会批评自己没做好。有句话说得好,这些完美主义的朋友,觉得天塌了都跟自己有关。但你要知道,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自我对话的目的是比上一次更好,而不是完美主义。 附录 * 《人物》:那场失败会被赋予很多意义吗? 邓亚萍: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可以想这么多,对我来讲,就是输了一场球,我输给小山也好大山也好,对我来讲就是输了场球。 《人物》:你当时能想得这么通透了? 邓亚萍:必须这样,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你要善于排解这种压力。 *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打法,包括新技术的推出。 * 读完硕士以后,又发现真正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是商业,我觉得它是根本,所以要再去学。 * 因为打球这个事已经结束了,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打了。所以把它收起来以后,就意味着再怎么辉煌也已经过去了,你需要重新上路,不再背负以前这些荣誉,把它放下。 不要让从名校毕业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 * 在那个时候,其实从任何角度来说,我的人生已经被紧紧封住了。在我面前,是一条笔直的、清晰的下坡路。没救了。 * 咱们中国社会有个特点,但凡你做出点特立独行的、不一样的事,大家就会围上来,用特别好心、特别温暖的语气给你提建议:“别这么干。” * 但我一直记着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给孩子的一封信:情愿你痛,也不愿你甩锅人生 * 这说明什么呢?我能控制我自己,就能控制比赛。我说得更直接一点:比赛场上,关键时刻,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自己。谁控制得更好,谁就能赢。不是说谁发挥更好谁能赢,而是谁失误更少谁就能赢。 * 当然,比起甩锅给人生,和自己较真是非常辛苦的。 来自微信读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