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日本的茶文化
- 章节名:第九章 日本的茶文化
1、中国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地区是饮茶习俗的最早发生地。P361 2、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大致经历了平安时代前期(9世纪初前后)和镰仓时代中期(13世纪初前后)两个比较大的阶段,而茶树的普遍种植和饮茶习俗的真正形成,则是在第二个阶段之后。而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茶文化传播的使命,都是由日本僧人来担当并进一步完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联。P365 3、第一阶段的特点:P369 ①中国的饮茶文化大约在平安时代前期的9世纪初前后传入日本,而8世纪正是中国饮茶文化开始隆盛的时期,传入后,大概在日本兴盛了半个多世纪。 ②将饮茶文化带入日本的,主要是随遣唐使一同前往中国的留学僧,有文献可以稽考的主要由最澄,空海,永忠,尤其是最澄。 ③当时流波的范围,主要局限在部分寺院和宫廷贵族的生活圈,并未传播到一般民众的阶层,从地域上说局限在京都和奈良一带。 ④提神功效外,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意义。是文人的风情和雅趣。 4、为什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相隔300年?p371 ①唐朝衰败,中日间没有有规模的往来 ②传播范围局限在王公贵族 ③注重精神层面,而未将其融入生活习惯中 ④唐代饼茶繁复的制作工艺和日本风土相异的口味。 5、第二阶段:镰仓时代(南宋时期)的禅僧荣宗在中国学到了茶得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于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身记》。 6、14世纪末至15世纪后半期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经室町时代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当政时期曾经营的茶会文化,没有这些的积累,日后在千利休手中完成的所谓日本的沱茶是不可能成立的。 这一时期茶会文化的特点: ①唐物数寄: ②茶具足:建盏天目茶碗(黑釉碗,斗茶时方便看出水的痕迹) ③书院座敷P382 7、茶道精神的核心是禅。日本茶道是禅宗精神在饮茶仪式和礼仪上的一种表现。P388 8、茶道在日本的发生、发展和完成,主要经历了3个人的努力, ①村田珠光:创立了茶道 ②武野绍鸥:茶道在他手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千利休:他最终全面建立了茶道的体系和宗旨。P389 9、千利休的生前,正式日本的战国时代,人们深深感叹生命的无常,人生的无常,于是就有了千利休“一期一会”之说,意为人生如萍水,相逢是一种缘,此次相会,不知何时再能重逢,因此要珍惜偶尔一次的相会。但似乎不是一名淡薄名利的人。P393 10、茶道文化在江户时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标志:p395 ①三千家、形成了以茶道为中心的演艺方面的所谓“家元”(宗师)制度。 ②17世纪末前后起,陆续刊行了一大批有关茶文化的著作。 ③茶文化的主角逐渐从上层武家和少数富裕阶层逐渐向中下层民众、尤其是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普及。 11、日本茶的分类:从制茶的技术和饮用方式而言,分为“抹茶”和“煎茶”(相当于我们的叶茶)。p398 引自 第九章 日本的茶文化 12、吃茶店相当于咖啡厅。 13、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为宗旨。
84人阅读
Goen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九章 日本的茶文化
-
第八章 日本酒文化
1、要酿出上好的清酒,作为原料的大米(精白程度)、酒曲和水(硬水)是非常关键的。P319 2、同...
-
第七章 现代日本人食生活面面观
1、“和洋中”体系的最终形成。这“和洋中”体系中,尽管洋和中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差不多...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