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孤独
- 章节名:语言孤独
P66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引自 语言孤独 2、
语言的局限性 引自 语言孤独 :人类语言文字的两个极端——一端是“诗”,模糊、不准确但非常美;另一端是法律条文,精密而拒绝任何暧昧性。 3、吊诡:当语言精确到没有第二种模棱两可得意义时i,语言也失去了应该有的弹性,成了死物。再要表达意思反而会受到局限。 4、语言的背后可以没有思想。因为语言模式化之后,语言和思想就分离了。 5、“公案文学”: “禅宗”:不靠语言,而靠行为传道。 6、语言孤独,是产生在一个没有丝毫颠覆可能性的正统文化之下。颠覆是重点。 7语言是一种工具,人们借语言来打破孤独感。当不知如何时,就一直说话,即便话没有实际意义。 8、《水浒传》让人看到人性荒凉的极致。如宋江与阎惜。/《早安》(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二者同样有无意义的语言,拿掉这些并不改变说话的内容,但拿掉这样的语言之后生命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9、“最好的文学常常会运用语言的颠覆性”——字面之外的意义 10、EG《舌头考》 11、所有的声音都有质感。海伦凯勒证明了人类的感觉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听觉、触觉、视觉是相通的。如诗词中的江阳韵、东钟韵是激愤昂扬的;齐微韵就是闭口韵,声音小,有悲凉哀愁之感。读诗未必是要读内容,通过声音的质感也可品出不同的韵味。 12、CONCLUSION:??
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 引自 语言孤独 语言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就是语言不再以习惯的模式出现,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内容、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8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