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村庄-农村人的拜访
- 章节名:第二部:村庄-农村人的拜访
跟中国的农村人一样,他们进屋之前懒得敲门。他们会把我们那碾晒庄家的坝子巡视一番,往每个窗子里面瞟上一眼,并且把我们带来的行李捣鼓一番。有时候,我走到土路尽头的停车场,看见两三个村民正在围观我从城里租来的小轿车。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慈祥:表情平静,双手背在身后,低着头似乎在祈祷着什么-仿佛对着捷达轿车肃然起敬。 引自 第二部:村庄-农村人的拜访 不得不说,我越来越喜欢作者这样的描述了。作为曾经长期在农村生活的我来说,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农村人这样细致,贴切的观察和描述。这样的文字毫不华丽,却将我活生生的拽到了当时的场景,仿佛那农村人正在拜访的是我的家一样。 “懒得敲门”,的确,在农村,我想没有人认为不敲门是不礼貌的行为。相反,敲门在那里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试想在农村那样宽阔的空间,敲门是一种多么无力的行为,尤其是在主人们并没有期待你以敲门作为进入的凭证和许可的时候。门开着,就在那里,进来就是了,主人是好客的。何须敲门,更何况,我不一定“听”得到! “巡视一番”,“瞟上一眼”,“捣鼓一番”。。。看到这样描写的时候,我仿佛已经置身农村家里,自己坐在某个角落的凳子上或吃饭,或看书,干着什么别的事情,然后就看见我的叔叔伯伯,姑姑阿姨之类的进入我家,这就是他们每次必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对于这个他们正在拜访的家庭的好奇和关心的一种表达方式。 村民们围观小轿车的情形在农村也在不停的上演,只是每次都有不同的主角。有可能是外来的一辆小轿车,也有可能是一个外来的人,一个新奇的物价。。。总之,主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吃饭和睡觉的长长间隔之间,有一个能够作为他们打发时间的话题和场景。然后他们的一天过得就很充实,满足。
绵竹的竹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城墙-租车
有那么一两次,他查看过油表后,肯定地说:“一半差一点点。”我的责任,就是还回车辆时,油...
-
第一部:城墙-榆林宾馆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咱的监视和审查制度真的是很严格,也执行的很到位。作者悄然入住宾馆,...
-
第二部:村庄-农村人的拜访
-
第三部:工厂-中美新型城镇发展的区别
中国现代和美国在19世纪大发展时期的关键性差异:除了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不一样之外,还在于...
-
花絮:埃德加斯诺
作者在飞机上碰到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演员说道:原来你是个记者啊!曾经也有一个美国记者叫埃...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