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第二章:彼特拉克与个体性的发明
- 章节名:第二章:彼特拉克与个体性的发明
- 页码:第81页
“在论《孤独的生活》中,彼特拉克明确断言公共生活与美德不相容。这种说法的核心是这样一种信念,即社会生活由众人的意见和评价所主导,而众人总是受自己激情的奴役。因此,社会中的人并不是一个寻求自身的善的自由存在者,而是一个奴隶,他渴望赞美,害怕责备,只想要他人想要的东西。那些忙于公共事务的人‘受制于他人的权力,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他们不要求任何东西是自己的。他们的房子、睡眠、食物都不是自己的,更严重的是,连他们的心灵和表情都不是自己的。他们的哭泣和欢笑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迁就于他人的情绪。总之,他们办理别人的事情,想别人的想法,靠别人的恩惠过活。’因此,众人只是随波逐流,彼此盲从,也就是说,他们受制于最低级的欲望,并把这些欲望的满足变成了赞美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美德是不可能的,人必然会变得邪恶,深受嫉妒和怨恨之害。忙碌的人心中充满了背信弃义,他会变得危害他人,心神不定,反复无常,情绪暴躁,嗜血成性。思想生活也会在公共领域消失,因为公共生活努力培育的是财产而非心灵。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心灵会因为痴迷于闲谈、喧闹和扰乱而变得麻木不仁。”
163人阅读
赵松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3页 导言:现代性的概念
“……现代性非常注重自己与先前事物的区别。罗伯特-皮平(Robert Pippin)曾经指出,现代性...
-
第24页 导言:现代性的概念
“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这一时期,最深的分歧不是存在论层次上的,而存在者层次上的,不是关于...
-
第81页 第二章:彼特拉克与个体性的发明
-
第117页 第三章:人文主义与人的神化
“他(皮科)相信,哲学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探入神的真理,在他看来,神仍然隐秘难解。因此...
-
第118页 第三章:人文主义与人的神化
“皮科赋予人一种类似于神的自我创造能力,许多人文主义者都试图把自己变成这种‘文艺复兴的...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