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 页码:第87页
只可惜那时的中国没有阿巴斯这样的电影天才,没有人拍一部善良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牛》,以至于我们在童年时的纯朴生活无人记录,无人升华。<原文结束> 人性是超越时代和界限的,洞穿人性把握当下。 费孝通:说这不能说明乡下人“愚”,乡下人不知如何给汽车让道,就像城里人跑到乡下看到苞谷赞叹“麦子长得这么高啊”一样,一切不过是个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与“愚不愚”并无关系,更无关于一个人的人格,以至于他要被人吐一口痰。 处于战乱时期的中国的婴儿死亡率是203.6%,而1960年为72.13%?????? 97<原文开始>因为只有一两条道路通向未来的旅程和外面的世界,生活过得简单而执着。无论是生一梯子儿女,还是拖家带口进城,因为清贫而无虚饰,他们的生活反而有着很强的方向感和使命感,让人不敢小觑。维系他们生活的是熟人社会与宗族文化下的朴素道德伦理,“城市病”似乎与他们无缘,他们为酒足饭饱而打拼,绝不像城里人一样因酒足饭饱而绝望。 透过类似家教事例可以看出,农民对孩子的暴力教育并非“一条鞭法”那么简单。而且,父辈对时代、对人生不可名状的怨愤也会变相转移到孩子身上。基于农村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小堡村的父亲们定是要通过这样近乎残酷的责罚,让孩子知道他这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过太阳多少苦与热,并引以为戒。 引自第87页
52人阅读
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页
任何人都可以思考中国的前途,但没有人能代替我回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 一粒灰尘里有一群...
-
第35页
“耕者有其田”可能只是权宜之计,政府最终有可能将一切土地社会化,即收归国有,而国家(政...
-
第87页
-
第127页 月啼花落,山峙水流。
对当地人来说,这些寂寞的生灵,大多数安安静静,他们生活在一个被我们认为不幸却不闻不问的...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