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 章节名: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 页码:第32页
--->大一统文化只是例外,不是规则 一,
<专家导读>用大规模生产满足消费者,只是工业化条件限制下的特例;当物理条件上的限制去除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得到自然显露。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二,
“饮水机效应”指的是办公室里围绕某个大众文化时间的热烈讨论。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三,
现在的商家们完全可以根据每一个顾客的听歌方式和个人品味创造多个10佳榜,无论用户的方式和风格有多么的独一无二。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aseadan: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读书、音乐、文章多已基本有这个功能了) 四,
默多克:“年轻人不会等待某个神圣的数据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他们想控制他们的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控制。”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五,
把稀缺的资源分配给最“值得”的东西——也就是最流行的东西。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aseadan:这就是物理因素的限制,只有广泛被大众认同的东西才能上这有限的“货架”。) 六,
用户对热门文化的反应对热门文化也是有促进作用。货架空间的分配就是一个零和游戏:一种产品取代另外一种产品。迫于这个问题,娱乐业中的每一个取到都自然会选择最流行的产品,赋予它们优先地位。当用户把商业重心放在这些大赢家身上时,我们实际上就扩大了它们与其他所有产品之间的裂痕。从经济上看,这就等于这么一句话:“既然富翁只能有几个,那他们至少也得是超级富翁。”这样以来,陡峭的需求曲线变得更陡了。 引自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华丽的分割线============================== 在阅读上面这一章节的时候,有几个熟为我们知的效应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 1,羊群效应: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2,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并且同时我也想了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跟文中提到的一样。 1,快乐男/女生 与 其他歌星 2,四大天王和现在的很多的歌星 记得以前四大天王、快乐男女生那是红遍大江南北,现在也很红,但是现在那种红的味道没那么浓了,因为现在有很多歌星或者多栖明星在我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 等等红了,为我们所知。 为什么?个人觉得,因为之前的媒体还不发达,我们能接到信息的工具就是广播、电视、报纸…等等,但是这些媒体工具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不是全部是我们想要的(不说全部,可以说很大部分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在这上面,商家可以控制,让“流行的东西”(至少用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流行)出现在我们面前,于是羊群效应发挥了作用了。(当然我不否认有的内容确实是高质量。)羊群效应的让“流行”的东西更流行了,所以马太效应凸显了,所以长尾那条线更陡峭了~ 所以四大天王现象的出现是有背景的(四大天王都很厉害,这不否认;同时当时肯定也有一些高手在民间)。 然后到了现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了。虽然电视还是占大部分的市场,但是已经在慢慢衰减了,而互联网正影响这我们,改变我们接收信息的途径、方式。我们从:别人希望我们收到什么信息到现在我们能自由surf the Internet 找我们感兴趣的信息。 所以我们经常发现“高手在民间”! 我想,长尾理论能够告诉我们这些答案。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资源的限制、物理限制等,有限的“货架”无法容下所有的东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无限的虚拟货架装载这巨大的“货物”,长尾理论正在发挥作用…… by aseadan
Hik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序言(笔记二:醍醐灌顶)
1,广播电视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它可以用无可匹敌的效率将一个节目传送到数百万人面前。但是...
-
第14页 第一章:长尾市场(笔记三)
----->技术正在将大规模市场转化成无数的利基市场! 一:是什么创造了亚马逊的发烧现象。(发...
-
第32页 第二章:大热门的兴衰起伏(笔记四)
-
第40页 第三章:长尾的三种力量(笔记五)
-->制造它、传播它、帮我找到它 <专家导读>长尾时代的6个主题,回应:大规模定制如何可能 1,...
-
第68页 第四章:新生产者(笔记六)
--->万不可小视数以百万计的业余生产者 一:专家导读 长尾的根本生产机制是从专业化分工转向...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