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第二章
多多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在读 弗洛伊德文集(全8册)
- 章节名:第二章
- 页码:第8页
..........心理包括本我(id)、自我 ,和超我(superego)三种成分。当然,这些并不是有形的实体与区域,而只是将重要的心理功能概念化的形式。本我包含原始的、以躯体为基础的愿望和冲动,它们趋向干得到满足;超我代表道德的要求和限制,这些道德要求和限制不仅仅来自别人如父母,也来自于个体自身对重要他人的自然热爱,来自于保护重要他人不受自己残忍一面伤害的愿望;自我则是心理关于调节、适应的执行部分;当内在的冲突发生时,自我调动多种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s),在本我的要求与超我和外在现实之间居中调停。本我和超我属于潜意识,而大部分自我功能也是。(弗洛伊德的精神模式) ...... 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A. Freud, 1936)是一种在自我中自动进行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一种心理平衡。 核心的防御称为潜抑(repression),即把不被接受的思想柑情感从意识中排除出去,潜抑的材料保持着一种“紧张”的状态,它急切地想得以表达,于是,其他的防御机制可能会被调动起来,使被压抑的思想和情感以可以接受的、伪装的形式呈现出来。被压抑的内容可能会以症状的形式,被编成密码伪装起来。在反向指向(negation)的防御机制中,个体通过强调与压抑内容不相关或相对立的部分,无意识地将注意力引向了那些被压抑的内容。自我的一部分当成是他人,或把他人的一部分当成是自己时,这就是投射(projection )和认同(identification )的防御机制。在投射中,自我不被喜欢的方面被拒绝接受,并归咎千他人。投射总是包含了对现实的否认(denial),这常常包含着极端分裂(splitting)的两方面:理想化 (idealisation )和贬低(denigration)。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