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 章节名:《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第一章 有礼走遍天下 P13 1.礼貌是让你要对人好,礼仪则是教你如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只有借助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你的礼貌才能得体地表现出来,为他人所接受。 P25 2.这问题是你问的,对方只有针对你的具体情况来回答,效果才会好。比如说你是低年级的学生,他就会回答得细致一些、浅显一些,你要是高年级的,他就会用另一种方式来作答了。 P30 3.即你不仅要尊重人,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否则表里不一,早晚有露馅的时候。 P37 4.很多人学习礼仪时重仪不重礼,在形式上做得像模像样,但是内心根本没有什么敬意。有的人面对领导的时候,表面上表现得很尊重对方,但是心里却非常不屑,甚至还有一大堆牢骚:“不就是有背景嘛!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坐上领导位子的蠢材”,这就是典型的表里不一。 P38 5.他完全没有考虑到,一个编辑或是一个HR,他一天会收到多少份稿件或简历,弄这么一份标题,万一这个编辑或者HR觉得稿件或者简历还不错,可是一时找不到文件,想到邮箱里再找来看看时,他就只能一封封地检查了,不过,真有这种耐性的编辑或者HR还真不多,你要是没处理好这种细节,就会在无形中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P39 6.如果你以前干过这样的“好事”,不妨先“检讨”一下自己,看办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对方的难处,有没有不够负责任的地方。 第二章 如何表达你的敬意 P43 7.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尊者享有主动权。所以要握手的时候,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P44 8.每次大家吃饭,菜上来之后,只要没有人刚好在夹菜,他一定会把刚上的这道菜转到这一桌人中最尊贵、级别最高、辈分最大的人面前,让他先动第一筷子。 P49 9.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习惯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国人讲“君臣”、“父子”、“男女”,很明显,谁大就谁在前面,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前后”、“左右”。 P51 10.你要带某个领导参观一下车间,领导不认路,这时候你就要走在最前面。有客户要来你们单位,他不知道你们单位在哪,需要你带路,这时候你也得走在前面。 P52 11.过马路时也是如此,要站在另一个人的左边。因为我们横穿马路时,首先会碰上的车都是从左边开过来的,过了一半以后才是从右边过来的,而横穿马路时发生意外大多发生在刚要过马路的时候。 P53 12.通常说来,电梯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客人或领导应该是最晚进去、最早出来的,待的时间越短越好。 P55 13.方便上下车的位置比较好,通常是靠外的位置比中间好,靠右的位置比靠左的好。 P57 14.我最烦的就是别人给我夹菜,倒不是嫌别人不干净,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我想吃什么。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好吃,那是他觉得好吃,我口味儿跟他不一样。 P61 15.如果你以前常干逼人喝酒这种事,那就想想被别人逼迫的感觉吧:当爸妈逼迫你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时,当别人推荐你去想一个没有感觉的异性时,当家人强迫你去某个城市时。。。你还高兴得起来吗? 16.除了顾及对方的感受,还要“爱屋及乌”,一并尊重跟对方一起来的人。 第三章 初次见面的礼仪 P66 17.事实上,除非你要应聘的是银行、保险、国企、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否则没必要非要穿正装不可。当然,应聘的要是管理、营销一类的岗位,还是以穿正装为宜。 P67 18.是他们不重视这个工作机会吗?不是,恰恰相反,他们因为有经验了,明白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面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才会有此取舍。 P74 19.从拇指往下,各个手指头戴戒指时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分别是生、死、订、结、离。 P82 20.总之,不要怕话多,调动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瞬间“立体”起来,介绍得越细、越有个性,效果越好。一个擅长自我介绍的人,给人的印象也是比较“有才”,受人欢迎。 P92 21.要提醒你一点的是,在介绍别人的时候,应该摊出手掌,而不是用手指头指着别人,应该说“这位是~~”,而非“这个(人)是~~”,询问对方人数时也最好以“位”为计量单位。 P100 22.不过,谈的过程要有分寸,不要为了表现出礼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很容易被人套出单位的商业机秘。 第四章 开会与谈判 P107 23.最终决定你在谈判场上谈好谈坏的不是你的口才,而是你背后的实力。过去,我们讲“弱国无外交”,其实职场也是外交,一个人如果公司的实力不行,或者他本身业务能力不强,那他就算口吐莲花,也很难把事情谈拢,一不小心还会被“忽悠”了。 P125 24.说到请人帮忙,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最好开门见山,有丑话就把丑话说在前头,。交情归交情,事情归事情,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 P129 25.要是你自己坐车,切忌先把脚迈进去或是爬上车,这样姿势不雅观不说,还容易让自己撞到头。 正确的上车方法是,人朝外站立,先弯下腰,坐在座位上,再收进两脚,然后调整坐姿,最后关上车门。 第五章 联络礼仪 P135 26.不管有什么方式给人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接听,那你最好马上发短信,跟对方解释一下刚才为了什么事给他打电话,方便的话什么时候再联系。 P136 27.从办事效率来看,少用网络聊天工具,多用电话,从做事效果来看,少打座机,多打手机,打手机的话哪怕没人接听,对方也方便通过回拨的方式找到你。 P139 28.打电话时不要吃东西或懒洋洋,更不要做一些不雅观的动作,因为这些对方都是能“看到”的。 P140 29.第一次就是要主动,一定要学会自报家门,打通电话之后,要先说清楚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或者姓什么、你想找谁、找对方有什么事情。如果这个人不在,你应该请这个接电话的人帮忙转告一下,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P141 30.比方介绍说,你是通过谁的介绍认识他的,你们曾在哪里见过面、交换过名片,你们都是哪里人,如此等等。总之,调动一切可以帮助对方回忆的细节,拉近你们彼此的距离。 P143 31.记住,如果你打的是对方的私人电话,一定要解释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号码的,哪怕你们前两天刚在一个酒会上见过面,对方越是大忙人,你越要做这样的解释。 32.他说,在现代社会,少说废话是一种美德。 P144 33.“那您先忙,我12点的时候再给您打过去,好不好?”预约时间一定要尽量准确,少用“待会儿”,“回头”、“稍侯”、“下午”、“过两天”这些字眼,这样双方才会心中有数。 P145 34.接了,就说明还是可以说话的,只不过不方便长说,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你需要的只是一两分钟甚至只是几秒钟的时候,先让对方消除顾虑。对方要是答应了,你就快速、简洁地说出你的来意,提出的问题也最好是封闭式问题,对方略加思考,回答“是”或“不是”就行了,而不要出道简答题或论述题,让对方考虑半天,再回答半天。 35.所以为了保证事情顺利完成,你有时候大可不必问对方:“您现在是否方便说话?”或是问:“我现在想就某件事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大概需要占用您两分钟时间,不知您现在是否方便说话?” P151 36.碰到死缠烂打的电话,可以尝试找一些听上去连自己都无法拒绝的客观理由来推掉。 第六章 宴会礼仪 P169 37.吃饭之前先喝点美味的汤,既可以让胃“苏醒”过来,胃口大开,还可以在胃内超均匀地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伤害到字。 P172 38.如果你去外地出差,那么不管是有人请你吃饭,还是你自己去吃饭,我都建议你,这时候就不要入乡随俗了。 P180 39.第一杯酒应该由主人提议,通常是围绕饭局的主题来说。 P181 40.给人敬酒的时候要站起来,更别忘了给对方添酒,“酒满敬人”,给别人倒满酒,也是致意的一种方式。不过倒满归倒满,并不等于对方一定要干,因为要表达敬意的人是你,而不是他,所以你要喝干,但不能强迫对方也喝干,否则就本末倒置,不像你在敬酒,倒像你在找人陪你喝酒了。 P185 41.喝多了,就不要喝碳酸饮料和浓茶,否则容易胀气和头疼。 第七章 办公礼仪 P195 42.说到这个,我觉得有必要要特别提醒一下新人们,不要为了省点钱而占用公家财产,永远不要。 43.新人容易公私不分的表现还有,在上班时间接听或拨打私人电话,接私活等。别忘了,你的工作时间也是属于单位的,毕竟单位为你这段时间付过钱了。 P196 44.给别人递文件时也是如此,记得要文字正对着对方,如果是好几页纸,最好装订一下,或者拿个回形针别在一起。文件比较多的话,就拿个文件夹在一起,这样既整洁又方便。 45.正确的做法是把钱装在一个信封里面,在信封上注明给谁、什么钱、数额多少 等信息,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P201 46.商场如战场,只要有厉害关系,就会有人心险恶的时候,对手要打败你,绝不会像电影里的恶俗桥段一样,先是哈哈大笑一场,然后告诉你他是如何一步步陷害你的,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是成年人了,要学会保护自己。 P204 47.电梯也是一个公共空间,不要在这种场合讨论公事和个人隐私,以免泄密。 48.很多时候,形象即实力,客户是通过你的穿着打扮、车的档次、酒店档次来判断你的实力。 P206 49.不要以为在办公室里搞些暧昧,就能证明自己很有魅力,这只能证明你没有定力,还缺乏判断力。 P208 50.多跟领导打交道,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P210 51.领导交待了一大堆事情,你都记下来之后,最好简单复述一下,得到他的最终确认:“我概括了一下,刚才您说了五件事情,一是。。。二是。。。您看,有没有遗漏的?”总之,不管是有几件事情,还是这些事有哪些注意事项,你都最好跟他核实一遍,以免出错。否则出了错,也是你的错,你总不能因此跟领导争吵,说是他交待不清造成的吧? 第八章 送礼与做客 P214 52.礼物是用来交流感情的,不是用来做交易。做交易的是条件,看重的是钱,交流感情的看重的把对方放在心里的那份情谊。所以与其忙时送,不如闲时送,平时多关心关心对方。 P215 53.哪怕你是有求于人,也要注意一点:与其事前送,不如事后送。事前送就是承诺,是交易,这时候你送得再多,对方也觉得不理所当然。“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总是让人生厌。事后送礼物,更能体现出你感谢对方的诚意,还能让对方避免被指受贿或趁火打劫的尴尬。 54.同样是在台湾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新读书主义”,具体说来,就是“五要”: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P218 55.要是送花,也不要送那些气味特别浓烈的花。且不说对方是否受得了,医院这一关你就过不了。因为医院里有不少人对花粉过敏,送的花若是味道太过浓烈,其他病人就可能因此引发咳嗽、发炎等过敏症状。 56.还是以送花为例,你去探望病人的时候,可以送些带有吉祥或祝福含义的花。如兰花,代表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送给德高望的前辈就很适合。又有郁金香、兰花、水仙、马蹄莲等,都是容易让人心情变好的花种。 P220 57.这跟开会一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才是不见外。 P221 58.在别人家里不要待太久,以免打扰别人休息,尤其是第一次到对方家中,除非对方留饭,否则不要等到别人快吃饭或要开饭的时候才开口告辞。否则人家当面不会说什么,背后指不定会有什么大意见呢。 59.怎么判断对方是否欢迎自己呢?如果对方说话时不看着你,不停地看表,或者坐立不安,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有事,自己应该告辞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