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议序
- 章节名:议序
- 页码:第5页
译者以为一种译本,应当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到他是在读译本中国书,和原文的中国书分不出来,越分不出来,便越见得译笔的高明。 引自 议序 民国时期的学者那真叫学贯中西,读着文绉绉的文章,若不是篇章段落的明晰起首和 逻辑强大的思路,让人根本察觉不到是在读外国著作。 为什么感触这么深,因为同时在看的《法律之门》,动辄是这样的句子: “如果承接没有造成永久伤害,也不具有这样的危险,他们就由责任判定被告无罪,除非质证的事实在他们呢心中引起一种确信,即是在指责的外衣掩护下满足其恶意。” 当然译法没有问题,只是让人读着中文却不自觉地给加上neither...nor...unless...that...这种介词。法学著作多从句,但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译者的能力尚未炉火纯青呢? 不过我这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都辛辛苦苦帮你译了,不但不心存感谢,反而挑三拣四,这么有本事你自己给翻译一个去……
9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