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内)
- 章节名:沟通(内)
1 沟通 在很多时候,沟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基本的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特点。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向公众传达信息,就很难进行颇具规模的社会动员,或者很难树立自己在公众中的威信---人们很难对一个吞吞吐吐的公共角色寄予信任和信心; 如果我们不具备结识陌生人的能力,就很难真正拓展个人的活动范围,很难把产品卖出规模,很难拉到更多的选票,很难听到更多不同特点的朋友的建议,最终,我们就很难摆脱“小我”的特性; 如果我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很多人,并且不乏与陌生人交往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换位思考,始终以自我标准作为考察和判断问题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就可能陷入无止境的冲突和困顿中; 如果存在如此多的冲突和误解,而我们不能将冲突的各方引入有效的谈判沟通之中,那么最终,我们要么走向冷漠的隔离,要么走向针锋相对的肉搏。 ..... 沟通也是一个自我发掘的过程。随着沟通过程的展开,人们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鞥更多的信息、知识和认识事物的角度,这将帮助我们对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判断做出微妙的调整。 ..... 借助沟通能力的改善....处在沟通中的人经历着持续不断的社会化历程,从而变得更能面对社会关系中的问题,更能为他人接受,对个人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的动态发展更具有掌控感。沟通是获得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 沟通使我们通过“阅读”和理解处于具体问题场景中的其他人。 一个真正优秀的沟通者,其大部分实用技能,都来自于参与实际沟通的感受及运用某些沟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后的反思。 ..... 人们只有学习和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去面对自然与社会中的新问题。这些知识和经验,是我们前进的工具,也是我们身上许多问题的症结----过时,过于前卫,错位,片段化.....这些症结经常妨碍我们以更为准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人们总要不断的作茧自缚和不断的破茧而出,这也许是一种无止境的生命定数,但这也是一种更有建设性的生命趣味。 ....... 陌生就意味着不了解,意味着不确定性与危险因素的存在。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化中保留有对陌生人的戒惧规则,而且也有一系列针对陌生人的处事方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陌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如果产品只卖给熟人,那么我们的生意就很小;如果我们只能影响熟人,我们就没有公共领袖能力;如果.... (趋势...陌生人社会) ---- 1.中国是一个主要由熟人伦理构成的社会,对任何事情的判断与反应都取决于同自己的亲疏熟生。 2.所有陌生人都乐于结识陌生人,安全与趣味是直接影响其积极性的两个核心因素。 4.访谈的问题分为假设性问题、激将性问题、理想设定问题和解读性问题 假设性:如果...怎么样? 激将性:有人认为...您如何认为? 理想设定:您想象中的...应该是什么样的? 解读性:您能说明...吗? ---- 没有交谈,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永远的陌生人,而哪怕仅仅是有限的交谈,在你们下一次相遇的时候,你们也会说:“咳,怎么是你啊?你怎么在这里?”你们就是熟人了!我们平常与人照面,与陌生人相遇的机会远远要比熟人多。但是,最多的人任由陌生人成为陌生人,连点头也不曾做过;而另外一些人则借助于交谈成为朋友,实际上甚至比一般的朋友还要达到更深的了解程度。 “打破坚冰”五要素: 1.合理的场景与第一印象 一个采取主动行动去结识陌生人的人,需要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安全而诚恳的人,因此他需要使用一些“安全”的问题和陌生人交谈,同时,对这些问题,既不能过分浮夸(有虚假的感觉),也不能过于拘谨(有不自信的表现)。 2.趣味与共鸣 谈话的深入与有趣的话题的发掘有关,但是趣味的标准必须考虑谈话对象的背景、个性与需要,只站在主动对话者自己立场上进行的话题构想往往引不起对方的兴趣,而使互动陷入尴尬的境地,通常一个个人兴趣广泛、见识广博的对话者更容易找到适合特定对象的话题,因为他所拥有的选择余地更大。 3.粘连的发问 人们不好意思不回答由自己的话引起的疑问,因此针对对话对象的语言而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可以使得双方能够进行持续的对话。
实际上,只要对话持续一段时间及达到一定的信息量,双方在心态上就会因信息交流产生的了解度的累积而产生熟悉的情绪 引自 沟通(内) 4.关联信息与相似性 相似包括同乡、校友、同一专业领域,关联包括朋友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去过同样的地方、面貌与某些熟人的相似处、有兴趣的共同话题等等。
通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第三人介绍或参与的沟通可以使陌生感的消失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基本的机制就是利用关联机制设计,使得熟人信任可以瞬间转移到陌生人身上。 引自 沟通(内) 5.话题处理 这意味着沟通者需要在沟通方式中避免过度的亲近与套近乎,而表现出更多的的尊重感与分寸。 我们访问人们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些我们不能直接观测的东西---我们看不到人们的感受、思想和意愿。我们无法观测很久以前的某个时刻人们的行为;我们也看不到人们是怎样对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物赋予自己的意义。我们必须向人们问及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访谈的目的:进入他人的思想世界。 ---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见面可点头。 这本书的作用就在第一章,后面的深度访问章节我没仔细看。 如何与陌生人交谈,首先是心理问题,客服了这个问题,我们谈点技巧。 技巧一:合理得体的语言,不要套近乎,不要攀关系,第一次交谈大家都是有防备心理的,不要涉及私人问题,保持安全距离的提问。 (点到为止) 技巧二:关联性和共同性。 技巧三:保持趣味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