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一、婚姻与家庭
- 章节名:一、婚姻与家庭
- 页码:第2页
反对结婚的人说:“一对夫妇总是随着两人中较为庸碌的一个人的水准而生活的。” 现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说:“爱情并不如它本身所想象的那么苛求,十分之九的爱情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悲哀的对象。” 巴尔扎克在《两个少妇的回忆录》中描写了两种婚姻的典型,这描写只要把它所用的词汇与风格略微改换一下,那么在当今还是很正确的。两个女主人公中的一个,勒南代表理智,她在给女友的心中写道:“婚姻产生人生,爱情只产生快乐。快乐消失了,婚姻依旧存在;而且更诞生了比男女结合更为宝贵的价值。如果想要获得美满的婚姻,只要拥有那种对于人类的缺点加以宽恕的友谊便够了。” 真正的女性爱慕男性的力量,因为她们熟知强有力的男子的弱点。她们爱护男人的程度,和她所受爱护的程度相等。我们都知道,有些女人,对于她所选择和改造的男子,用一种带着妒意的温柔去制服他们。 真的应该像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时那样的想法才对。丈夫与妻子都应该对自己说:“这是一部并非要写作而是要生活在其中的小说。我知道我将要接受两种性格的差异,但我要成功,我也一定会成功。” ——莫洛亚《论婚姻》 引自 一、婚姻与家庭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另一个人感到兴趣,他便会拥有属于这种兴趣的各种特征,他必须成为真诚的友伴,他必须勇于负责,他必须使自己忠实可靠。 ——阿德勒《爱情与婚姻》 引自 一、婚姻与家庭
如果两个像我们大家现在这样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破了把他们分隔开的那堵墙,感到亲近起来,合为一体了,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这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封闭、孤立、没有爱之状态中的人来说,尤其是妙不可言、惊喜莫名的。……他们并不懂得,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这种态度——认为爱是再容易不过了的态度——历来是对爱的流行看法,尽管事实处处都证明与之恰恰相反。 它是灵魂的主动活动,它只是在内心自由和独立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主动性的一个概念,一个现代的主动性概念指的是花费精力以及实现外在目的;而主动性的另一个概念则是指人的内在力量的使用,它不管是否引起外在之变化。斯宾诺莎对后一种主动性概念已作了极其清楚的阐述。他区别了主动和被动情感之间、“行为”和“情欲”之间的不同。在主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自由的,他是情感的主人;在被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被驱使的,什么是动力的对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斯宾诺莎得出结论:善和力量是同一个东西,嫉妒、猜疑、野心、任何的贪婪都是情欲;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的某种能力的实践,它只能在自由的情况下实践,从来都不是强迫的后果。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这样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给予了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这样,在给予他的生命时,他使另一个人富有起来,通过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他并不为接受而给予,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但是在给予中,他不能不使另一个人身心中的某些东西复苏,而且这种复苏过来的东西又反射给他自己。在真正的给予中,他禁不住接受了那些还给他的东西。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一个给予者,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在给予的行为中,某种东西诞生了,给予的双方都感激为他们所诞生的生命。尤其是对于爱,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软弱无能就是没有能力产生爱。 作为给予行为表现出来的爱的能力依靠人的性格发展。它以获得某种以生产性为主的取向为前提;在这种取向过程中,人克服了依赖、自恋的无限权力和利用他人的愿望或囤积的冤枉,而且获得了对其自身的人之能力的信心,获得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勇气。缺乏这些,他便会害怕给予他自己——因为也就害怕爱。 上帝向约拿阐明,爱的真谛是为某些东西“出力”,并“使某些东西成长”,爱和劳动是不可分的。人人都爱自己出过力的东西,同时也为他所爱的东西而出力。 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允诺。如果爱只是一种情感,那么,永远彼此相爱的承诺便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可以出现,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情感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弗洛姆《爱的艺术》 引自 一、婚姻与家庭
孩子呢?如果他有福分有一个真正女性的母亲,他会受了她的教诲,在生命初步即懂得何谓毫无保留而不求酬报的爱。在母爱之中,他幼年便知道人间并不完全是敌害的,也有温良的接待,也有随时准备着的温柔,也有可以完全信赖而永不有何要求的人。这样开始的人生是精神上极大的优益。凡是乐观主义者,虽然经过失败与忧患,而自始至终抱着信赖人生态度的人们,往往都是由一个温良的母亲教养起来的。反之,一个恶母,一个偏私的母亲,对于儿童是最可悲的教导者。她造成悲观主义者,造成烦恼不安的人。 ——莫洛亚《论父母与子女》 引自 一、婚姻与家庭
218人阅读
熊阿猫猫猫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7页 三、生命和死亡
我们在地球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并非自愿,而且也没有收到邀请就来到这...
-
第53页 二、友谊和幸福
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
-
第2页 一、婚姻与家庭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