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 页码:第2页
所谓五衰,指的是天人临终时呈现的五种衰相,因出处不同,说法略有差异。 《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四》为: “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瑞应。云何为五,一为华冠自萎,二为衣裳垢坋,三为腋下流汗,四为不乐本位,五为王女违叛。” 《佛本行集经·第五》为: “天寿已满,自呈五衰之相。何为五衰,一为头上花萎,二为腋下汗出,三为衣裳垢腻,四为身失威光,五为不乐本座。” 《摩诃摩耶经·卷下》为: “尔时,摩耶即于天上见五衰之相。一为头上花萎,二为腋下汗出,三为顶中光灭,四为两目数瞬,五为不乐本座。” 至此大同小异。而《大毗婆沙论·第七十》则分别列大小两种五衰,描述甚为详细。 首先,所谓“小五衰”,一是,天人每当往来翔舞之时,平日身体自具乐器,发出任何乐师演奏都无可匹敌的五种悦耳音乐。及至死期临近,则旋律衰微,声音嘶哑,尽不如意。
8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