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
huarui
在读 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 章节名:全书
解析<<战争与和平>>的三位女性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巨著里,用他独特的传神的手笔,成功地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极具代表性的三位女性:美貌的海伦,信仰坚定的玛丽公爵小姐和天使般的娜塔莎. 一.海伦 海伦是瓦西里公爵的千金小姐,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最迷人,最雍容华贵的绝色美女,在其父的怂恿和安排下,她一厢情愿地嫁给了俄罗斯最富有的贵族皮埃尔.因为她天性淫荡,向来以招蜂引蝶为荣,导致丈夫与传闻中她的情人肖洛霍夫决斗,并把对方击伤,从此激起丈夫对她的强烈不满和极度愤慨,后来不得不自动与她分居.然而,她不思悔改,继续在堕落的道路上奔跑,在罪恶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她在机关算尽,仍在权衡改嫁年轻的外国亲王或显贵伯爵的时候,却因此生病,最后一病不起,命丧黄泉. 可能有读者说: 她在选择显贵还是亲王的困境里,曾经向耶稣会教士和天主教的神父寻求帮助,并且正式加入了按她自己认为的 “真真的天主教”,为什么她信的上帝不保佑她呢? 是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耶稣基督在福音书里曾经特意强调过,凡称呼他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只有遵行天父上帝旨意的人才能进去.换句话说,上帝会赐福给信祂又遵行祂旨意的信徒.海伦向耶稣会教士和天主教神父寻求的所谓的帮助,一方面是为了 “坚持要求为她办好和丈夫脱离关系的各种手续,”另一方面是企图依靠宗教力量,使社交界对她提出离婚的行为给予赞同和支持.虽然她在形式上成了一名天主教徒,但她的生命并未改变,仍活在淫乱中. “在她看来,所有宗教都只是为了在满足人类欲望的同时遵守一定的礼仪”. 这种看法,毫无疑问是大错特错的,是对信仰的严重歪曲和亵渎!当宗教的教义与她的行为相冲突的时候,她却掩耳盗铃地认为, “既然我信奉了真正的宗教,就不能再受虚伪的宗教的束缚了.” 这并不是说,离婚绝对是错的.耶稣在圣经中指出,离婚是因为有人犯了奸淫.在此种情况下, 假如作为丈夫的皮埃尔提出离婚,完全是正当的和无可指责的.海伦犯了淫乱罪,非但不承认错误,还要自己提出离婚,并把年轻的国外亲王和显贵的老伯爵双双迷恋得神魂颠倒,争风吃醋,那便是我行我素,恬不知耻了.上帝倘若保佑如此不肖的信徒,那便是对祂自己的亵渎了. 二.玛丽公爵小姐 玛丽公爵小姐是托翁喜爱的人物,是他塑造的一位可爱可敬,成熟高大的妇女形象.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一方面知道了该位小姐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对基督对上帝的信仰坚定不移;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努力活出基督形象;为了他人的幸福,特别是亲人的幸福,她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向他们宣扬自己的信仰.她的哥哥之所以能有觉醒,生命之所以有了奇妙改变,与她的影响显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们因她长期受老父亲精神上的欺凌和折磨,包括她的哥哥对此都极为不满,称她为 “可怜虫”,从而不断地激起我们对她深切的同情. 玛丽公爵小姐有颗金子般的心.读着对她的描述,我们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她似乎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姑, 她的话常常显得非常单纯和天真,与俗世的道理和规则格格不入,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又会觉得她努力想阐述的道理,寓意深刻,包涵了最高的智慧.若照着去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不照着去做,就可能行不通,也可能会把自己引向灾难. 让我们暂时忘掉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打开我们心灵的耳朵,听听她那清纯悦耳的声音吧: “…….如果你相信上帝,你就去祈求祂赐予你那种你体会不到的爱吧,祂会满足你的愿望的.” “年纪越大,生活的经验和见闻越多,我们对那些在这个世上寻求享乐和幸福的人的短浅目光就越感到惊讶.他们为了得到不可能得到的虚幻而罪恶的幸福,不停操劳,受苦,奋斗,相互伤害……他们为了获得转瞬即逝的幸福,奋力挣扎,受尽苦难,相互折磨,并且残害自己的灵魂,永生的灵魂.我们不仅自己知道这一点,而且上帝之子基督降生人世告诉过我们,人生只是昙花一现,只是一场考验,可我们却牢牢抓住它不放,想从中找到幸福.这些道理怎么就没人明白呢?” “如果你觉得谁得罪了你,你就忘记他做的事情,宽恕他吧!我们没有权利惩罚别人.这样你就会懂得宽恕别人是多么幸福了.” 三.娜塔莎 在读完<<战争与和平>>全书之后,我们会肯定地认为,托翁竭力想塑造的另一位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显然是指女主人公娜塔莎,实在是非她莫属. 正如我在写 “安得烈”一文所评价的那样,娜塔莎是一位善良,纯真,活泼,快乐,充满生机,对生活,对他人充满热爱的少女.当你处于烦闷,忧郁的情绪时,娜塔莎纯真朗朗的欢笑,会使你的精神为之一振,进而随着笑声你也会忘我地开心起来.当你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未来不再憧憬的时候, 娜塔莎优美的天籁般的歌声,会使你发现生活竟是如此美好,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等等. 这位相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光明天使,除了未曾得到安得烈的父亲,看重社会地位的尼古拉老公爵的青睐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喜爱她.小说中描写了先后有四位男士向他求婚示爱.除了我们熟悉的她的未婚夫安得烈和随后的丈夫皮埃尔以外,还有英俊潇洒勇敢有为的青年军官,哥哥的好友杰尼索夫以及臭名昭著,厚颜无耻勾引她的阿纳托利.至于从小和她青梅竹马,相互倾心的青年军官鲍里斯,虽然因经济窘迫,最后不得不与她分道扬镳,但是内心里仍然对她一直恋恋不舍. 她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在她美好的人格里.具体地说,是在她美丽的外貌,纯真,善良的性格和对人对生活的热爱上! 我们都希望自己有魅力,特别是一些时髦女士,希望自己青春永驻,魅力常在,实在应该学习娜塔莎的榜样. 有读者会因为娜塔莎轻率地退掉与安得烈的订婚,急切地想与那个骗子阿纳托利私奔而感到困惑,因此,我想多费点笔墨,谈谈自己的理解. 娜塔莎爱上安得烈,是因为安是位理想的丈夫,然而,却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爱人.因为安是再婚,年龄又大了十几岁,经过第一次重伤,身体依然虚弱.在娜塔莎的眼里,安极为优秀,而且拥有母亲梦寐以求的优越的家庭条件,所以她盼望他向她求婚,也愿意嫁给他.那时她并未发现,她对他的感情,更多的是倾慕和崇拜.所以,当求婚既成事实,安得烈以未婚夫的身份来到她的面前的时候,她却突然间感到了陌生和害怕.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娜塔莎和并不了解的阿纳托利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她对这位骗子没有引起丝毫警觉-----在她看来,她永远不会欺骗别人,别人也一定不会欺骗她------所以很快就中了圈套,发狂地爱上了这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并尽情地享受那种平等的如火如荼的爱,久久地沉醉其中,单纯地认定,那才是她苦苦寻找和真真需要的爱情.不幸的是,一旦骗子的真面目被揭露,这种盲目的爱情就会像阳光下缺水的幼苗那样,很快就会夭折. 总之,我们从托翁塑造的上述三位女性,如此安排她们命运的创作意图中可以分析出,他对女性的社会作用,有很明确的看法和期待.他曾借用安得烈的形象,抒发对于上流社会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生活感到深恶痛绝的愤懑情绪,透过安得烈告诫皮埃尔的话,发泄了自己对海伦代表的这一类的上流社会女人的强烈不满. “……..你不知道这些上流社会的女人,或者说所有女人都是什么德性!我父亲说得很对,自私自利,贪慕虚荣,愚昧无知,一无是处,这些都是女人的真正面目.你在社交场合看到她们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她们挺像样的,但其实她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 那时的俄罗斯社交场合,毁了美丽的海伦小姐,毁了肖洛霍夫,毁了娜塔莎和安得烈美好的婚姻.它像当今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多少人满怀希望而来,结果输得精光,却仍旧欲罢不能.它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美好的梦想和幸福! 那么, 托翁对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又持如何看法呢?答案在玛丽伯爵夫人(在嫁给罗斯托夫伯爵以后,变成这样的称呼)和娜塔莎做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那里.托翁希望女性至少要做个贤妻良母,为家庭尽责,以家庭幸福美满为主要任务和目标. 最后,再补充一句,小说开卷时,安徳烈的妻子,小公爵夫人和海伦作为社交界两颗璀烂夺目的明星,最后却出人意料地先后陨落,我以为,既有故事情节逻辑上的必然,又有托翁独具匠心的安排.
huaru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