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本章由柳比歇夫亲自定名为 《论因子总量》,兼论 由此得出的结论
- 章节名:本章由柳比歇夫亲自定名为 《论因子总量》,兼论 由此得出的结论
- 页码:第62页
1. 坦白,即使是对朋友坦白,也需要精神上的力量。人总不能每天做忏悔。柳比歇夫每天能做到的,仅仅是在他的日记中做记录,然后算出他软弱到什么程度,算出他为幸福付出的代价。在自己的面前做到这样坦率,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 2. 乐观因子、争论因子、流浪因子、反教条因子、捞一把因子、好心肠因子。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说明了他在精神方面的标准。 3. 人的精华中,最值得称道、最牢固的,是精神价值。谁要是有福气遇见一个纯洁的、精神世界很美的人,你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的这样一个人,——谁要是遇见了这样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可换了。因为人不可能长进得超过善良或真诚。 4. 不承认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受理智的批判……弗·尼·有一套他认为绝对正确的条条,所以他要比我偏执。不过,他的偏执从来不流露出来。我们已经忘了偏执的真正的涵义;结果,任何一种批评(批评也就是捍卫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见解的权利),我们都把它看成是企图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也就是说,把批评看成了偏执。但是,我们唯一能够使用的力量,是理智的力量,而理智的力量不是暴力 5. 科学教应该穿着朴素 (1)有些人,把穿一套好衣服当作真正的乐趣,何必要同这些人比赛竞争呢?(2)穿朴素的衣服,行动方便自如;(3)稍有些故作‘癫狂’,并不坏:小市民会对你有些讥讽嘲笑,这是一种有益的心理上的锻炼,能让你培养我行我素的精神……” 6. 涉猎广泛是一种自然的需要,是一种无所企求的爱。仿佛是把接触的一切都消化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观 7. 科学家善于使本学科与整个文化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科学与思想携手并进。如今,这种友好合作关系被破坏了。现代的科学家认为必须做到的是——知道。他下意识地感觉到专业化的危险,想求助于他惯用的办法——知道,以此来恢复均势。他以为文化是可以“知道”的。他“注视”着新东西,读书,看电影,听音乐。从表面上看,他仿佛是惟妙惟肖地复制了一切必要的动作和行为。然而并没有心领神会。艺术的精神方面,他并没有感受到。没有领悟。他“知道”,他“熟悉”,他“了解”,他“通晓”,但是这一切几乎不成其为文化修养。 8. 虚无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不膜拜任何一个权威,他不信仰任何一个原则,不管这个原则多么受到人们的尊重。”就柳比歇夫而论,只需要再补充一点:他的虚无主义是 创造者的虚无主义。在他,重要的并不是推翻什么,而是代替;不是驳倒什么,而是信服…… 9. 批判性思维
黄黄有意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3页 作者想追根究底, 了解事情的起源
狂热、偏执、禁欲——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什么代价没有付出过! 巴扎洛夫一个腔调,眼...
-
第56页 这一切需要多少代价, 这代价值得不值得付……
1.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它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
-
第62页 本章由柳比歇夫亲自定名为 《论因子总量》,兼论 由此得出的结论
-
第79页 谈谈某些学者的一种特性
1. 门捷列夫分门别类。 很多科学家认为事务性的工作并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有利于创造的一项条...
-
第92页 一切皆有代价
1. 用数字说话 2.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会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