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解决方法
Sonic Zhong
读过 身份的焦虑
- 章节名:解决方法
- 页码:第172页
第一章-哲学 决斗现象体现了人们严重缺乏一种信心,那就是认为自己的身份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自己能够对它进行决定,无需随他人评价的转变而做出调整。对决斗者而言,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能够帮助他建立他在自己心目中形象的唯一因素。 虽然我们可能会不以为然地看待这些诉诸暴力来解决尊严问题的人,但我们和他们在思维模式的关键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在他人的轻蔑之下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希望他人看重自己的强烈需要在历史长河中并没有丝毫减弱,依然占据着我们心里关注的首要位置。 如果因为我们没有达到某一职业目标或没有能力养家糊口,我们就会丧失自己应有的身份。这种情况对我们造成的痛苦跟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在遭受尊严的损失之后感受的痛苦并无二致。 叔本华-他人的头脑太过恶毒,不能作为我们自己真正幸福的栖身之所。 尚福尔-大自然从来没有命令我:“要摆脱贫困”。大自然从来没有命令我:“要尽力致富”。她只是请求我:“你一定要自立”。 哲学并没有完全摈弃成功与失败的等级对立,而只是重新确立判断过程。哲学家建议我们,应该使用分析推理能力来引导我们的焦虑感,让它们朝一个正确的目标前进,确保我们想要得到的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害怕的确实就是我们应该害怕的。 理性的遁世态度: 我们可能采取西方传统中一些伟大哲学家曾经采取的思维方式:在对我们身边的价值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理解之后,我们可能会采取一种理性的遁世态度,并且不带任何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或孤芳自赏的味道。 尚福尔就表达过:“公众舆论是所有观点之中最糟糕的一种”。 叔本华在《附录与补遗》中建议,想要改掉希望被他人喜欢的毛病,最快的途径就是对他人的品格进行研究,而他认为,他人的品格绝大多数都粗野残忍,愚蠢麻木。 用尚福尔的话说,我们往往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不喜欢人际交往的人。这样的说法就像把一个不愿在深更半夜去邦迪森林散步的人看作是不喜欢散步的人一样。 哲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 第二章-艺术 阿诺德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绝对不是不可理喻的胡言乱语,而是一种途径,这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焦虑。阿诺德说,艺术是“对生活的批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或许首先所能想到的最明显的理由就是生活是一个需要批判的现象,我们犯有原罪,具有各种缺陷,每时每刻都有犯错误的危险,例如对错误的目标进行顶礼膜拜,对自己无知,对他人一味误解,毫无必要地满怀焦虑或贪欲重重,以及让虚荣和错误蒙蔽了自己的本性。 “如果艺术不能够激发我们的同情心,那么它在道德方面将毫无作用,”乔治 艾略特这样认为。 扎迪 史密斯的《白牙》中,我们见到的是萨马德,一个中年的孟加拉国人,在一家印度餐馆做服务员。他的上司对他的态度极为恶劣,他每天都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钟,不得不伺候那些行为粗俗的顾客。萨马德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重拾尊严,摆脱身份所带来的物质影响和心理影响。他想象在自己脖子上挂一块牌子: 我不是一个服务员,我曾经是一个学生,一个科学家,一个军人,我妻子叫阿尔萨娜,我们生活在伦敦东区,但我们想搬到北边去。我是一个穆斯林,但安拉已经抛弃了我,或我已经抛弃了安拉,对此我并不确定。我有一个叫阿齐的朋友,还认识一些其他的人。我今年49岁,但当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还是会有女人回过头来看我。当然是有时候而已。 悲剧 悲剧陈述故事的方式能够产生两种影响,其实是能够使观众不愿贸然批判这些英雄的所作所为,其二使观众变得更加谦卑,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将面临这些英雄人物曾经面临的困境,他们也会很容易地遭受毁灭。 如果说悲剧作品能让我们对他人的失败给与比平常更多的关注,那主要是因为悲剧艺术能够引导我们探究失败的根源。 漫画 幽默不仅是攻击上层社会人士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身份焦虑,并把它维持在一个缓和而适中的程度上。 最杰出的漫画家能够处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面对的弱点,我们总是隐藏着一些最令人尴尬的东西。忧虑越隐私,越强烈,引发的笑声就可能会越大,笑声成了把那些无法言说的缺陷拿来公开处理的有力武器。 因此不出所料,好多幽默都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它向我们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比我们嫉妒心更盛,而在社会生活中更脆弱的人群-这一切都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要我们向相比而言比我们更惨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 如同悲剧一样,漫画也是有感于我们生活条件中最令人遗憾的东西而进行创作。 漫画隐含的,潜在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幽默的灵活运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可以嘲笑的东西变得更少。
Sonic Zho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读书
之前看过这句话,这次又遇到,还是单独记下来吧: 马塞尔 普鲁斯特说,:“事实上,每个读者...
-
第102页 第一部分:焦虑起因
第一章-渴求身份 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直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
-
第172页 解决方法
-
第280页 解决方法
第三章 政治 确立身份的原则到底是什么?似乎至少4个答案。一些人可以凭借能够杀死他人的体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