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及路易·里埃尔(Louis Riel)事件
- 章节名:红河谷及路易·里埃尔(Louis Riel)事件
1869年5月,麦克唐纳政府向众议院提交了一份“关于鲁珀特地区临时政府”的议案,准备将这块土地划为西北地区,暂不设省,由一名副总督和渥太华任命的一个委员会进行管理,并从9月开始,联邦政府着手进行接管准备,派遣大批土地测量员前往西部进行土地的统一测量,任命威廉·麦克杜格尔为副总督。然而,政府的接管工作在红河地区激起了武装反抗。 红河居民区是19世纪初期苏格兰移民建立起来的,后来在西部从事毛皮贸易的法国商人与印地安人妇女结合的后代梅蒂人聚集到此定居。占居民大多数的梅蒂人主要依靠狩猎野牛、粗放的农业、为哈得孙湾运送货物、进行毛皮贸易为生。半个世纪以来,他们独立生存,与原先的加拿大省之间没有直接的政治和经济往来,视自治领如同“外国政府”。他们认为,自己是红河的主人,任何涉及红河地区的问题都应与他们进行协商,应得到他们的同意和满足他们的要求。自治领与哈得孙湾公司的谈判和领土移交竟然无视他们的存在和要求,引起他们普遍的强烈不满。同时,自治领的测量员在丈量土地时,完全不尊重居民对土地的原始占有权,任意破坏农田,驱赶野牛群,使梅蒂人世代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传统的生活方式难以继续维持。再者,他们对接管后的前途如何充满疑虑,不知能否保持天主教信仰和法国文化传统等等。于是他们被迫揭竿而起,于1868年在路易·里埃尔的领导下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临时政府,接管了哈得孙湾公司在红河的主要据点加里堡(后来的温尼伯市)。 这场起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确实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说至少有两个主要的因素值得考虑。其一,这场起义企图阻止把西北地区无条件移交给加拿大,想迫使联邦政府与他们谈判,使红河地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省份加入联邦,并象魁北克一样,能保住法裔人的各种传统和权利,保住梅蒂人的土地等。其二,在起义队伍中,确实有人主张与美国合并,而且有一伙美国人充当临时政府的临时顾问。 里埃尔起义是麦克唐纳政府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哈得孙湾没有军队,西部没有足以镇压起义的军事力量,由于西部没有铁路,交通不便,从东部调兵遣将也是远水不救近火,麦克唐纳政府缺乏有效的应急措施,并且,由于美国人插手其中,企图使起义向与美国合并的方向发展,使这次起义更具有威胁性和危急性。事情很清楚,这次起义必须尽快平息,否则任何拖延都将使国家的统一计划化为乌有。麦克唐纳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他说:“不管在权利上或者军事上都不能让美国在我们背后插手,并截断我们通向太平洋的道路”。 于美国人插手其中,企图使起义向与美国合并的方向发展,使这次起义更具有威胁性和危急性。事情很清楚,这次起义必须尽快平息,否则任何拖延都将使国家的统一计划化为乌有。麦克唐纳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他说:“不管在权利上或者军事上都不能让美国在我们背后插手,并截断我们通向太平洋的道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麦克唐纳决定采取让步妥协政策,以谈判解决问题。他召回赴任途中受阻的副总督麦克杜格尔,重新派遣唐纳德·史密斯作为联邦专员去红河地区谈判。起初,麦克唐纳政府企图把里埃尔及其临时政府排除在谈判之外,与当地公众直接对话,在红河区组成了由居民选举产生的英裔和法裔代表大会,并通过“权利条款”,规定了西北地区作为一个地区进入联邦的要求。联邦政府的这种离间做法及其操纵下产生的“权利条款”受到里埃尔及其临时政府的坚决抵制,问题难以解决。最后代表大会妥协,承认里埃尔为其首脑,执掌谈判事宜。在里埃尔的主持下又产生了两个“权利条款”,最后提出一个包括20条的“权利条款”,其中主要包括:红河地区将享有省级地位和待遇;该省在参议院要有两名代表,在众议院要有4名代表;该省对自治领以前的债务不承担责任;联邦政府近期每年支付该省8万元补助金;该省人民拥有的财产、各项权利、特权以及风俗习惯等应受到尊重;5年内在该省不征收任何直接税;法语与英语同是官方语言以及关于省议会控制公共土地、与印地安人部落缔约、修筑铁路、公共建筑、公路、桥梁等内容。后来,又补充了设立分离的教派学校的要求,并委派代表赴渥太华谈判。联邦政府与里埃尔的代表经过谈判,草拟了马尼托巴法案,其中包括了“权利条款”的基本要求。1870年5月2日,麦克唐纳将马尼托巴法案提交加拿大联邦议会审议,并获得通过。7月 15日,原属哈得孙湾公司的土地正式移交给加拿大自治领,以红河居民区为中心建立了自治领的第五个省——马尼托巴省。马尼托巴省是麦克唐纳统一加拿大过程中唯一经过暴力洗礼的一个省。在这次事件中,加拿大军队和骑警队有38人死于非命,115人受伤。联邦政府为平息起义支出的军事费用达到近 450万元。 这次起义虽然最终以和平手段平息,但由于在起义中,里埃尔政府枪杀了一名来自安大略省的英裔青年反对者,结果引起一场种族风波,在安大略和魁北克的英裔和法裔之间造成了种族对抗,这种分裂在以后几年里给自治领投下了阴影。 引自 红河谷及路易·里埃尔(Louis Riel)事件 路易·里埃尔之死:
80年代,当又一次危机来临之际,威胁联邦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和谐因素便明显暴露出来,路易·里埃尔领导的梅蒂人第二次起义便是其例证之一。 1885年的梅蒂人起义与以前的红河起义有许多相似之处。根据1870年协议,梅蒂人的生活有一个短暂的安定时期。但是,随着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大批白人移民开始进入西部地区,开始了农耕生活。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安大略省,以英语为其主要语言。白人移民的增多使梅蒂人逐步放弃其游猎生活被迫转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影响。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暂的经济繁荣的结束,西部地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由于霜冻、歉收和地价下降,白人移民的处境大大下降,同样受到伤害的还有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19世纪末年,大部分印第安人已经进入保留地,被迫开始熟习农耕生活,这种措施是否合理在此不多加论述,但是,梅蒂人由于是印第安人与白人混血的后裔,不被划入印第安人之列,因而无法得到补偿。而他们原来占有的土地,随着铁路公司重新进行土地入册,按640英亩一块划分成宅地卖给新来的移民,不再有法律保障,许多梅蒂人成为“非法占地者”。原始的草原狩猎生活难以抵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挑战,旧秩序已一去不返,而新秩序却未能立刻发挥作用。随着西北骑警队、铁路勘探人员和工商界人士逐步进入这一地区,不满情绪及不安定因素便积累起来,梅蒂人的遭遇更激化了矛盾。可以说,梅蒂人起义并非一个简单的事件,它是西部及西北地区种族、文化、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1883年至1884年,梅蒂人便已多次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对其处境加以注意,没有任何结果。无论是总理麦克唐纳还是内政部长戴维·麦克弗森都置1870年的教训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北萨斯喀彻温河谷的梅蒂人便邀请已定居美国蒙大拿州的路易·里埃尔回国并拥戴其为领袖,领导梅蒂人的事业。路易·里埃尔于1885年3月19日在南萨斯喀彻温的巴托克建立了临时政府,由加布里埃尔·杜蒙任军事指挥官。参加起义的人员除了梅蒂人之外,还有一些印第安人及为数不多的白人,总数约千人左右。里埃尔领导的梅蒂人与当地警察及自愿民兵发生了几次冲突,引起了白人居民的混乱与恐慌,后者紧急向政府要求派兵增援。 其实,在里埃尔起义前的最后时刻,麦克唐纳政府已同意对梅蒂人给予土地赔偿,承认梅蒂人在其土地上的权利,里埃尔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试图以武装力量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政府却紧急招募军队,由弗雷德·米德尔顿将军率领的5000人在巴托克战斗中击败了梅蒂人的主力,两个月之内,起义以失败告终,1885年5月15日,里埃尔被捕。 路易·里埃尔被捕之后,审判于马尼托巴的雷基那进行,里埃尔的律师试图以其神智不清为理由免除里埃尔的罪罚,遭到他本人的反对。法庭最终宣判里埃尔犯有“向女皇陛下发动战争”的罪行,他于1885年11月10日被处绞刑。 对路易·里埃尔的判决在加拿大引起强烈反响,法裔议员谴责政府不顾及法裔加拿大的利益,在魁北克和英裔加拿大人之间设置鸿沟,并在公众之中极力宣扬,把里埃尔作为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英雄,是麦克唐纳政府的牺牲品。自由党人也乘机攻击政府政策不力,威尔弗里德·洛里埃甚至声称如果当时他在起事地点也会奋起反抗。路易·里埃尔事件使原本即已存在的种族、文化冲突变得愈加明朗化。 引自 红河谷及路易·里埃尔(Louis Riel)事件
360人阅读
祥瑞御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6页
-
第85页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拉姆报告
-
红河谷及路易·里埃尔(Louis Riel)事件
-
第280页 百年诞辰
在逐步冲破来自国际政治中的羁绊之后,加拿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基础产品与制造...
-
第318页
1979年,加拿大国防开支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北约中仅比卢森堡高。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